“我?guī)煾笜窞槿藥?,如果美和兄前去精武門,必定會悉心教導?!?
陳真正色道。
兩人練武完畢,熏子在客廳也準備好了午飯。
入座。
飯食很豐盛。
“想不到美和兄也對滬市的飯菜了解一些?!?
陳真對白貴道謝。
他夾了一口醬香色的紅燒肉,甜膩的汁水浸在顆粒分明的米飯上,令人食欲打開。吃下去,也是格外的香甜。
俗話說客隨主便、
但如果能照顧客人飲食習慣。
也會讓客人感受到重視。
熏子是東瀛人,顯然是不太了解滬市的食物。
飯桌上的兩道菜,素蟹粉和蘇式紅燒肉明顯就是滬市那邊的特色菜。
“陳兄此次從京都趕來傳我武學,一點款待算不了什么?!?
白貴回道。
……
白貴早先就對陳真有恩,所以陳真教導的時候,也是絲毫不留余力。
再加上白貴對他也是招待周祥。
因此陳真一連在東京都逗留了三天,不僅將霍家的七十二路擒拿手一一教導完畢,更是將他使用這擒拿手的經(jīng)驗也是如數(shù)告之,到教無可教的時候,這才返回京都。
其他的一些武學沒有教導。
這是師門的規(guī)矩。
除非霍元甲開口,該傳授什么武學就只能傳授什么武學。
不能私傳。
等陳真離開后沒多久,約四五天的時候。
白家私宅。
在清國赫赫有名的商務印書館找上門來。
“白先生,你寫的大秦帝國系列在國內也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據(jù)我們得知,許多中學堂本來不教導日文,但許多學生為了一觀您寫的大作,也是廢寢忘食的學習日文……”
客廳中,白貴與一人對坐,這人西裝革履,戴著金絲眼鏡,亦是一副知識分子的打扮,但氣質就有些市儈許多,不像是學校教授講師那么脫俗。
“廖經(jīng)理,先前廣智書局、華洋書局等滬市印書局,也曾經(jīng)給我去信,說過這些事情?!?
白貴替兩人倒了杯茶,呷了一口茶水,神色淡然,從容說道。
實際上,他在東瀛出名之后,就陸續(xù)有從滬市來的出版商給他來信,希望授權刊印書籍,翻譯后,刊印漢文書籍,售往國內。
只不過,這時候的來信還不多,一個月偶爾只能看到一兩封。
從洋務運動開始,翻譯外文書籍也是一個極為賺錢的項目,不少人投身于此。只要在國外稍有一些名氣的外文典籍,翻譯回國刊印后,就能賺上一筆錢……
在四月份大秦帝國發(fā)售第一刊后,有汪大使以私人名義采購一百冊《大秦帝國》捐贈到國內各省學堂的行為后,各地印書局的來信日多。
條件開的也是越來越高。
其中就包含白貴說的這兩個滬市書局。
至于為什么是滬市,則是有原因的。滬市現(xiàn)在可是遠東第一大城市,在一九一九年聞野鶴出版的《滬市游覽指南》中寫道:‘滬市書局之設立,較糞廁尤多,林立于棋盤街、四馬路子兩旁’。
除了滬市一些的本地印書局之外,還有外地的一些書局都會到滬市設置分店,比如山西大學堂的堂譯書院、京師大學堂滬市譯書分局、四馬路南昌普益書局等等.
是當之無愧的出版中心!
要買新書,就必須要去滬市!
而滬市如今最大的印書局,以商務印書館為第一,其次是廣智、華洋、鑄古這些書局。另外的一些書局名氣是有,但與這幾家相比,就差的多……
白貴現(xiàn)在提到這兩家印書局,意思很明顯,他現(xiàn)在的書可是香餑餑,如果條件不高的話,接下來的話也就不必要說了。
“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