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經決定前往蓬萊仙山。
白貴和葉法善,以及楊玉環自然不會久等。
至于宗圣觀的師門中人,只有周文玄一人陪同他們一同前往,侯少微則推拒了。
“蓬萊仙山或有仙緣,但美和你是玉環的情定之人,葉法善本是楊玉環的引路人,我若是再去,文玄又該如何自處?”
離開長安的前一日,侯少微如此道。
他的意思很簡單,將這一次的仙緣,讓給了大弟子周文玄。
想要前往蓬萊仙山得到造化,得到仙緣,不是任何人都能成的。即使誤入蓬萊,那也是去了寶山,空手而歸。
必須有楊玉環這個蓬萊仙子相伴!
蓬萊仙子,是打開寶山的鑰匙。
而前去的人中,無論是白貴,還是葉法善,都與楊玉環這個蓬萊仙子有過一定的關系。
師門,傳道之恩,這緣法不淺。
但……,周文玄呢?
只是一個大師兄罷了!
如果周文玄和侯少微同去,蓬萊仙子和宗圣觀的這點緣法,自然都會落到侯少微,而不是落到周文玄身上,而侯少微自持自己已經有了證道之機,成仙之望,所以就推拒前去,想要讓宗圣觀的這道仙緣,落到周文玄身上。
舔犢情深,不外如是。
周文玄自幼便拜在了侯少微門下,修《紫云妙旨》,為下一任樓觀道掌門人。
修道沒有這么多的算計和爾虞我詐。
即使有,那是針對于外,而不是同門相殘。
御氣前行。
三日后,就到了東海之濱,蓬萊仙山的舊跡之上。
蓬萊仙山又叫蓬萊洞天,正是因為蓬萊仙山并不在人間界之中,而是在另外一個次元空間。
“定!”
“蓬萊洞天現!”
葉法善御空而行,浮于萬頃碧波之上,他一揮拂塵,片刻間,就在空中漸漸浮現出了一仙氣裊裊的島嶼虛影。
這島嶼望之不見邊岸,云霧繚繞,其上瑤草琪花、神霄絳闕、仙山樓閣,一副仙家景象,仿佛還有窈窕仙子行于芳草之中,又有仙神言笑晏晏……。
“若為地仙,可居于洞天之中,此般法術,油然自生。”
葉法善收回拂塵,指點眾人道。
“多謝法師。”
眾人道謝。
白貴也不例外,施禮道謝。
他現在雖然還非是地仙之身,但已成六返金丹,接近小周天無漏身,知道葉法善這一句的提點之詞。
《道跡經》中說:“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這洞室就是洞天。在《秘要經》也說,“立三百善功,可得存為地仙,居五岳洞府之中。”洞天,就是另外一個次元世界。
一旦成小周天無漏身,那么己身不漏,相當于指天畫地,自成一界。雖處于世界之中,卻又在世界之外。
借此感應到存在世界之中的另一洞天,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楊玉環踏步入內,眾人緊隨。
和在外邊看到的蓬萊仙境略有不同,雖到處都是琪花瑤草、綠樹清溪,入目處的建筑亦是朱欄白石,璇霄丹臺,但卻不見了往昔的仙人。
冷寂,蕭索。
“蓬萊仙山曾遭遇大劫,此中仙人大多身隕,一些仙人即使沒有身隕,也如蓬萊仙子一樣轉世歷劫,修補己身……,若非則天皇后……,算了,此事也不宜和你們多說。”
葉法善解釋道。
說完之后,他又叮囑道:“你們就在原地打坐,靜守黃庭,冥想虛空,感悟自己的仙緣和造化,切記不可貪多,只拿自己有緣之物,如此才不沾因果,不削氣運。”
雖然蓬萊仙山的眾多寶物就在眼前,能拿是能拿,但拿了之后,若是沒有躲災避劫的法門,拿了就是沾上因果,會被冥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