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一千二百多個神位,伏羲老祖填了六百多個!全都是人族出身,比如大冢宰比干,比如伯邑考、黃飛虎等等,與教派瓜葛不大的。
剩下四五百個,由三清教主各自瓜分。
截教最多,闡教最重,太清教主的人教,則最少。
六御、五老、諸帝君,人族出身的占了一大半。
封神尚未啟動,具體的過程,并不嚴格要求——只需要一個結果,那就是建立天庭。
所以殷商與西岐之間改朝換代的事,并不絕對。殷商戰勝西岐,還是西岐戰勝殷商建立宗周,都無關緊要——甚至再加幾個也行,比如另外三個伯侯,都可以,非獨西岐。
“人族發展到這個階段,到了需要改變的時候?!狈死献孢@么與陸恒說:“就像黃帝與蚩尤之戰,是人族的文明發展到相應階段的必然產物。”
“無論誰勝誰敗,都是人族內部之事。勝利者不管是怎么取得勝利,但只要勝利,說明占了天時地利人和,是最合適繼續帶領人族前進的人選。”
“所以姬昌也好,姜桓楚也罷,人族內部的任何勢力,都可以參與角逐。”
“火云宮只是人族的衛兵,我們的存在,保證的是人族大環境的無恙。而絕不參與人族內部具體變更細節?!?
他還開了個玩笑:“若真插手,怕要被罵死——你一群老古董,死一邊去!”
陸恒啞然。
講真,若人族歷代的內部變更,老祖宗們都來摻和一手,當下的后來者們嘴上不說,心里一定罵的厲害。
尤以當權者, 絕不樂意。
五年來,陸恒認識了很多老祖宗。伏羲、黃帝、炎帝、刑天、祝融、共工...一位位強大之極的老祖們,他們在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便伏羲,也要自己種地——他說作為一個人,勞動是絕不可丟棄的。
他們強大之極,卻如平凡人。一日三餐,晚上休息,白天勞作;讀書、學習,練武、勞動。
在這里,陸恒體會到了許多以前忽略的東西。
說大道至簡,或許便是這樣的道理吧。
于是他也在村子外開辟了一塊荒地——雖然大多時間要拿來學習,但也沒落下自己吃自己種。
這是一種回歸樸實的基本品質。
令陸恒感悟良多。
五年至今,陸恒的修為,得到了長足的進步。在無窮海量知識的熏陶下,他對自己的修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