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頭眼看這姑娘就面善,又是同姓,真認(rèn)個干妹妹也是樂事,只不過,眼下可不好慌忙說這事的。
畢竟,認(rèn)干妹妹也不是小事。
所以宋文知暫時也沒有多提別的。
宋秋也忙著回家,和宋文知閑說了幾句,交接了粽子,就趕緊告辭了。
在鎮(zhèn)上耽擱了大半個時辰,等出了鎮(zhèn)子回到松山村,夕陽已經(jīng)落到西山邊上去了。
這還是夏天,天黑得晚呢,要不然,已經(jīng)是天黑了。
到了家,在家里忙活一天的老袁氏等人也將將包完剩下的一百八十斤糯米的粽子,個個累的都是腰酸背痛,連話都說不出來了。
宋秋看在眼里,知道這活計不輕松,但眼下她也累,還不敢歇著,立馬就開始煮起了粽子來。
這么多的粽子,眼下不開始煮,寅時初指定就出發(fā)不了了。
至于其他人,宋秋謝過了他們,也是沒時間留他們吃飯的,結(jié)了工錢,只等明兒忙完這一遭,再好好謝他們,畢竟工錢是工錢,幫了他們這么多的忙,可不能就這么算了。
宋秋在心里已經(jīng)決定要請他們吃一頓飯了,只不過總要等過了端午節(jié)去的。
明兒就是端午節(jié)了,平安大集肯定人多,所以宋秋一邊煮粽子,一邊也在跟老袁氏商量,“寅時初還是我跟五斤叔一起往鎮(zhèn)上去,奶你和梨花帶些粽子去平安大集賣,等我送完了預(yù)訂的粽子,就馬上往平安大集趕,走小路半個來時辰我就能跑到的,說不得正好能趕上忙那一陣呢,到時候賣完了,咱們就上松山寺燒香去。”
老袁氏聽著,也點頭說好,“我也這么想著呢,所以下晌就跟你鄧奶奶說過了,明兒再借梨花幫幫忙,她都應(yīng)下了。”
明兒要送去鎮(zhèn)上的預(yù)訂差不多就是七百個左右的大粽子,一百來串的九子粽,這些要緊著先煮。
而明兒要拿去平安大集賣上一賣的,先煮完這些再煮也行,畢竟去平安大集不用那么早,可以晚一個時辰多的,用來煮也夠了。
鍋里煮著粽子,根本騰不出空來,祖孫倆個就摘了幾根嫩黃瓜就肚子。
宋秋還怕煮不及,估摸著周家做了晚飯吃了,就背了滿滿一背簍粽子上他們家借大灶一起煮。
這樣,她和老袁氏還有張梨花,就一人守著一口鍋的,足足忙活了一晚上。
等到寅時初,才算是煮出了要送去鎮(zhèn)上的粽子,和周五斤一起往鎮(zhèn)上去。
而老袁氏和張梨花就留在家里接著煮粽子,差不多煮好,再往平安大集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