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最后還是被迫接下了這錢袋子,妥帖的放在了身上,想著回去在床腳挖了坑埋起來。
張楊到底是人大馬大力氣好,三兩下就捆出了幾捆捆柴來,一手拖著兩捆,往山下去。
張梨花撇撇嘴,自個拖著自己的一捆柴跟在后頭。
拿著柴刀兩手輕松的宋秋滿頭黑線,趕緊上手幫著梨花托著一半,兩人合弄一捆柴下山去。
下山的路其實是不好走的,稍不注意就怕往前一傾給撲了下去,張楊時不時回頭看看兩個小姑娘的動靜,叮囑他們走慢點。
走了一截,突然想到什么似的,說起閑來,“咱們這村里,最近有沒有生人來?”
“有啊,昨兒就來了個賣銅件的貨郎呢,挨家挨戶的拉著賣,還說要收家里的隨便什么銅件都行,銹了都不怕的。”張梨花接嘴很快。
“哥你問這個作甚,從前回來也沒見你關心過村里的事啊?”
“我就是問問唄。”張楊搖搖頭,卻是沒再說什么了。
倒是一直聽著的宋秋,莫名覺得有些古怪。
她突然想起那日聽到的幾個黑衣人嘴里提起過的好像是什么五爺的。
而上次,張楊好像同她說,在同什么洪五爺做事?
且張楊早不回來晚不回來,偏偏這個時候回來。
前腳有那殺了黑衣人的人來找那東西,張楊會不會也是?
宋秋覺得自己偵探了,但沒辦法,腦子就是比常人轉的快,再加上各種劇刷得多,不怪她腦洞開得大啊。
萬一,她想得就是這么回事呢?
宋秋狐疑的從張楊的后腦勺上收回視線來,想著還是先按兵不動瞧瞧?
張老豆正在院子里坐著跟同村來找他說閑的章老頭說話。
三個人前后從山上下山往這邊來遠遠就能看見。
那章老頭也聽說張楊回來了,他從小就喜歡這小子機靈,想著要幫小子說說好話,免得他爺爺奶奶總覺得他不著調。
就笑呵呵道:“老哥啊,你家張楊小子回來了?喲,這才回來就上山打這么多柴回來,真是勤快啊。”
張老豆心里哼了兩聲,嘴里卻道:“這孩子就是不著家,勤快還是勤快的。”
可話音剛落,一手拖著兩捆柴的張楊徑直進了宋家院子,笑咧咧的道:“阿秋,柴我都給你搬灶屋去放好啊!”
然后大搖大擺進了灶屋,隨后空手出來,才往張家院子來,“喲,章大爺在呢,您老向來可好?”
有心夸人但夸了個寂寞的章老頭干干笑了笑,“好,好著呢,難為你小子記著我,你這嘴巴就是甜咧。”
張楊跟著吹噓了幾句,就溜出院兒去了不見人了。
章老頭看看張老豆的臉色,“老哥啊,我也出來老半天了,這就回家了,明兒再來找你擺閑啊。”
“誒!”張老豆應了一聲,倒是不生氣的樣子。
章老頭背著手出門,想著還是搖頭得很,這小子機靈是機靈,可就是跟家里人犯沖,這么甜的嘴,怎么就不知道討好長輩呢。
老袁氏跟著宋秋進了灶屋,見人咕咚灌著水,不由道:“怎么讓張楊幫著打柴回來了?”
宋秋一臉懵,他自己非得啊。
老袁氏就嘆了嘆,換了嘴道:“沒事沒事,打豬草去吧。”
家里如今除了豬和雞,還多了騾子這一牲口,要費的心還真是不少。
至于給騾子喂什么,宋秋在那老伯那里也打聽過了,農家人喂不上什么好東西給牲口,但騾子要拉力,光吃草也不行,搭些豆子喂喂也行。
所以宋秋回來時還專門在雜貨鋪買了一袋子黃豆子,往年的豆子,這向新豆子馬上要出來了,賣的更是便宜,本也不值價的。
除此之外,草也是要喂些的。
所以今兒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