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打的話,四個人往一顆球注入力量,更加需要戰術和配合,對球的掌控程度,反而不如單打那么高,對于磨練共鳴率,反而不如單打。
因為這種性質,雙打只能作為表演賽進行,和陸柏的關系不大。
老汪在石玉講解之后,也點了點頭,讓陸柏一個人去練顛球。
這種練習只是為了盡快熟悉這種使用力量的方式,對于共鳴率有幫助,但是并不大。
真正能夠起到幫助作用的,是兩個人不同的力量匯聚在一顆球上,然后不斷的比拼爭鋒。
在競技之中,才能快速的提升自己的共鳴率。
顛球過程中,陸柏不斷嘗試將自己的力量注入其中。
這種注入,不能一味的將力量轉入其中。
否則的話,只會讓球內的構造不穩定。
需要通過那點共鳴率,來將力量一點一點的合理注入其中。
等球變成一只紅龍的時候,陸柏已經顛了三十多下,而等其內部力量穩定的時候,陸柏用了接近一百球。
就算去掉熟悉的過程,陸柏也需要差不多七十多球,才能做到占領一顆乒乓球的主權。
這還是在快速顛球的情況下,如果正常來打,就算對面沒有干擾,估計也得八十來球。
“比我想象中要好上那么一點。”老汪在一邊說道,這個時候他就沒有再一味討好陸柏,說些虛假的夸獎。
“我原本以為陸少你連占領主權都都做不到。”老汪其實也心累,隊伍帶的好好的,突然出現一個插班生,并且直接拿走了正選隊員的名額。
大致在10%的共鳴率,和大部分正選隊員都有著百分之十幾的共鳴率差距。
一般來說這個程度的人,恐怕連球的主權都不一定能夠掌控,畢竟這個球的材質決定了其白板體質,很難承受住各種力量。
共鳴率不夠,恐怕一邊打一邊漏,直到最后也沒辦法完成力量的注入。
畢竟注入力量,還需要借助球拍。
球拍本身比球更加恐怖,畢竟球只是一個空心小球,而球拍單論質量是球的不知道多少倍。
哪怕選手一直將其握著手中,也很難將其徹底掌控。
通過這樣一個媒介注入力量本就困難。
陸柏靠著百分之十的共鳴率完成這一切,確實超出了老汪的預料。
“看來你的真實實力,遠超出了你的共鳴率。”老汪判斷出了這一點,同時心思也活躍了起來。
之前他都打算放棄這一次比賽取得好名次了,但是現在看來,陸柏似乎并不是完全沒有戰斗力。
或許可以多操作一二?
請收藏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