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間也不是為了打架,只是為了去見顧庭蘭,實力強與弱,自然都不重要。
大概是冥冥之中自有因果,張姣當初計劃的一環,就是讓林毅前往仙界。
在把林毅當作棋子的同時,也讓林毅獲得了隨時進入陰間的能力。
而林毅現在,就是在用這種能力破壞張姣的計劃。
陰間之門開啟,林毅悄無聲息地溜了進來。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一次林毅還沒進去,就先給自己施加了潛隱的神通,他掌控的權柄比陰間任何一個大帝都多,來到沒有大帝鎮壓的鬼門關,自然是輕松過境。
降妖譜顯示出了藍雨和絕影的位置,兩個人還在昏迷中,位置也沒有變化。
林毅便直奔標記的點過去,沒有驚動任何人。
此時,顧庭蘭正在和地藏王菩薩討論佛法。
到了他們這種境界,論道依然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也只有和同境界的人論道,才算是對修行有意義,到了相同的境界,看待世界的角度可能不同,但他們看到的都是同一層次的東西。
若是和低境界的談論,那就叫講道傳道,而不是論道了。
兩個佛門菩薩難得一見,各自說起了自己的大道和感悟,放逐淵附近佛光燦爛,怨氣都消散了很多。
而他們的大道自然不能讓別人聽了去,藍雨和絕影這才昏迷了過去。
地藏王菩薩說了自己的大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是他許下的宏愿。
其實這個宏愿也不光是為了地府的亡魂所發,也有一定的小心機。
若是他成佛了,就得回到佛祖麾下,聽從號令。到時候,不知道要卷入多少紛爭之中。
地藏有慈悲心,也不喜歡與人爭斗。
還不如躲在陰間好好修持自己的佛法。
普渡眾生的事情也在做,但地獄是不可能空的。
只要世間存在不平之事,世人就會有痛苦,有怨念。
眾生怨念不消,地獄永遠不會空。
換言之,若是眾生都沒有了怨念,那他到了那個時候,自然也就可以安心成佛了。
陰間是個好地方,地藏王菩薩并不想離開。
而他跟顧庭蘭講的道也正是這種思想,守方寸之地為凈土,量力而行。
自己有多大本事,就守多大的范圍,護持一方凈土。
就像是畫了一個圈圈,進入這個圈圈里面的,便能得到菩薩保佑。
這個圈圈之外,他就管不到了。
進圈沒有任何要求,進來了就是緣。
這也是因果大道的修行方式,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
這些年來,地藏王就好比是開了個種田游戲,不斷地在播種善因,收獲善果。
最大的一個善因,還得是林毅的。
他幫了林毅一次,也不知道會有多少收獲。
如今,又來了一個好苗子。
他給顧庭蘭種一個善因,大概也能得到不錯的回報。
地藏王菩薩講述的道對顧庭蘭自然也很有啟發。
她很認可守心量力的說法。
守住自己的慈悲心,但一切要量力而行。
她便也講了自己的大道。
和地藏王守住一方凈土不同,她的大道是聆聽世人的苦楚,主動進行度化。
兩人的區別就是一個等著別人進圈,一個自己出去找活。
一時也說不上誰優誰劣,兩人也就沒有辯駁這一環節。
這一場論道,算是賓主盡歡。
不過,輪到結束之后,顧庭蘭收到了佛祖的旨意。
歷練既然已經完成,就要回仙界修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