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月氏總共不到一千人,用一千甲士去鎮(zhèn)場子,已經(jīng)算是游刃有余了。
李虎是這么想的。
但關(guān)于教訓(xùn)的定義是什么,他卻說得不夠清楚。
他的意思,就是讓對方知道錯了就行。
然而,李敖卻領(lǐng)會成了狠狠地收拾大月氏一番。
于是他率著一千甲士,直奔大月氏而去。
起初,大月氏也沒想和大商起沖突,在發(fā)現(xiàn)危險之后,他們讓部落里的年輕人都往山上去避難,留下年老的,跑不動的,在山下應(yīng)付大商的人。
若是發(fā)生什么意外,年輕人在山里,也更容易活下去。
李敖來到大月氏部落,見了部落首領(lǐng),便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首先,公主必須進宮伺候大王。
就一個小部落,就算是公主也不算什么。
其次,處死那天打了使者的人。
最后,交出一百個青壯為奴。
這三個要求,大月氏一個都沒辦法答應(yīng)。
第一個就不說了,就算小公主自己愿意去消弭災(zāi)禍,但后面兩個,是絕對不可能答應(yīng)的。
大月氏的族人性格堅毅,堅決不從。
李敖見談不攏,仗著手下有勢力,便下令動手。
村里都只剩下了老人,能跑的都跑了,自然不是精銳之師的對手。
但這些大月氏族的人都血戰(zhàn)到底,沒有一個投降的。
山上的大月氏族人,看到了山下的慘狀,一個個都義憤填膺。
那些死在山下的,都和他們沾親帶故,不是爹媽,便是親族。
看著村里著火了,大月氏族人都悲痛不已。
而這個時候,他們的小公主姜玲瓏站出來了。
“他們真是欺人太甚,我們不能讓族人的血白流,有愿意隨我復(fù)仇的,站出來!”
姜玲瓏這話說出來,所有族人都站起來了。
“不滿十四歲的,退下,年長的照顧年幼的,其他人,跟我走!”
姜玲瓏留下了部落的火種,又安排了幾個不適合作戰(zhàn)的來照顧這些半大的孩子,把其他人都帶走了。
大月氏的年輕人,全都在這里了。
加起來,大約也就三百多人。
這些人也并非都是善戰(zhàn)之士,可他們眼底的仇恨,就是他們的力量之源。
李敖還在村里燒殺搶掠,卻不知一群復(fù)仇的人已經(jīng)埋伏在了他們的后路。
他們也是完全沒想到這一點。
在他們看來,大月氏的殘黨只是逃走了而已,肯定是躲在哪個角落茍延殘喘,怎么還會主動出擊?
等他們返回,便受到了迎頭痛擊。
陷阱,毒霧,冷箭,防不勝防。
姜玲瓏沒有讓人硬拼,而是領(lǐng)著人玩起了迂回戰(zhàn)術(shù)。
這一帶的山林,自然是大月氏的族人更加熟悉。
敵人雖然人多,每一步卻都在姜玲瓏的算計之中,而姜玲瓏則是藏在暗處,不斷彎弓搭箭,收割一條又一條的性命。
李敖遭此打擊,一時心態(tài)大崩。
仗著自己人多,還在命令士兵追擊。
“這幫老鼠,殺光他們,一個不留!”
他在發(fā)號施令,卻不知叢林之中,一雙銳利的眼已經(jīng)盯上了他。
嗖的一聲,一支羽箭飛了出來。
李敖反應(yīng)過來,輕松挑開。
他也是有修為在身的,自然不怕冷箭。
正要冷笑一聲,下一秒,一根羽箭便扎在了他的眉心。
他的笑容頓時僵住,這一根箭是怎么射出來的,他完全不知道。
而看到李敖死了,那些甲士也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