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貴不可言第402章 已逝之水
若說是因搶婚之事害他險(xiǎn)些喪命的愧疚,也不盡然。
扈長蘅是受害者,她亦是受害者,何況自己早在三年前就力所能及地做了補(bǔ)救。
她覺得自己和扈長蘅是兩不相欠的。
但還有上一世……
上一世,佛茵被迫嫁入扈家,所嫁非所愛,又因大婚前扈家九公子夭亡之事而被指為不吉,心里存了氣,自然而然遷怒到扈長蘅身上,以致兩人成婚三載、有名無實(shí)。
佛茵視扈家人為仇敵,扈長蘅自也包含在內(nèi)。這一切在與她的通信中展露無遺。
但慢慢的,她的來信有了些變化,雖仍有訴不盡的苦悶,提起扈長蘅時(shí)憎厭之情卻漸少了。從偶有褒贊之詞,后來甚至說出“七公子是好人”這種話。
細(xì)問才知,她因著世家女的傲氣,待人接物上一向強(qiáng)硬,遇事也不肯低頭,與扈家上下鬧得都很僵,大家勸慰她緩和關(guān)系的話她也不屑一顧。有次不慎闖了大禍,遭幾位妯娌落井下石,阿家要依規(guī)矩重罰她,她才知道怕了,最后是扈長蘅出面說的情。
扈長蘅遠(yuǎn)不止一次替她居中轉(zhuǎn)圜、幫她收拾爛攤子,樁樁件件姜佛桑都知曉。
她以為這是一個(gè)契機(jī),便勸佛茵放下執(zhí)念,試著接受眼前人。
哪知佛茵夸歸夸,心意仍然無改。
她說扈長蘅待她同樣無意,她是心有所屬,扈長蘅是心向佛門,即便不討厭,兩人也根本過不到一起,只能被迫綁在一起。
扈長蘅對佛茵無意,還肯那樣幫她,這里面或許有扈家隱瞞他病情的愧意,但也說明此人心懷仁厚。
這樣的人,是堪為良配的,只可惜……
佛茵雖好哄,卻也有執(zhí)拗不肯聽勸的一面,尤其在感情上格外一根筋,外嫁三年竟還放不下心底那個(gè)人。
后來有一日,佛茵突然來信詢問那人是否安好。
姜佛桑很是意外,那人的確生了場重病,連氏正重金懸賞,延請各方名醫(yī)……可她遠(yuǎn)在北地又是如何知曉的?
急忙寫信去問,卻再未等來回信,只等來佛茵失蹤以及扈七郎身亡的消息。
隨后不久,得知佛茵并非失蹤,而是死在了回京陵的路上,慘死于草寇之手。
叔母親赴北地討說法。姜佛桑以為憑她不依不饒的性子,必不能善罷甘休,結(jié)果卻是悄然而歸、再不敢聲張……
不得不讓人懷疑這里面大有蹊蹺。
首先,扈長蘅剛剛亡故,佛茵為何火急火燎地回京陵?
姜佛桑猜測應(yīng)當(dāng)與她最后一封信中提到的那人的病情有關(guān)。
那么問題來了,是誰告知她的,又是誰慫恿她在母家無人去接的情況下私離崇州的?
必不可能是她身邊的侍女與乳母,會不會是扈府中人?那這人居心何在?
而且偏就那么巧,扈長蘅死、崇州生亂、佛茵返京……
姜佛桑一直懷疑扈長蘅的死與佛茵有關(guān)。
然以佛茵心性,以及她對扈長蘅態(tài)度上的轉(zhuǎn)變,姜佛桑不信她會有害死扈長蘅之意。
但正因她生性單純,難保她不會被有心人給利用。尤其對方拿那人作餌,她很難不上鉤……
不管直接還是間接,若果扈長蘅的死真與佛茵有關(guān),那么佛茵遭遇流民的事也必然不會是意外。
也不知扈長蘅彌留之際有沒有留下什么話亦或只字片言?譬如放過佛茵、放過姜族之類……
愛子身死,扈成梁焉肯放過最大嫌疑人佛茵?卻沒再繼續(xù)報(bào)復(fù)姜氏一族,很難說沒有扈長蘅的緣故,不然實(shí)在找不出扈家高抬貴手的理由。
以上,種種,也使得姜佛桑對扈長蘅本人有種莫名的信任與好感。因?yàn)樵缭趦扇酥\面之前,她就已經(jīng)熟知了此人的品性。
為著佛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