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陳萼乘云到了終南山,找到一個破破爛爛的道觀。
道觀小院內,白發白須的玉玄子正一板一眼地教授虎鹿羊三妖念誦道經,并且順便將逍遙、為善、賜福、祈福等道家理念傳達給三妖。
三妖聽得認認真真,沒有一絲大意。
上完課后,玉玄子帶領虎鹿羊三妖恭恭敬敬參拜三清。
陳萼這才現身:“道長真是好認真的教誨,有你教導,這三妖又有悟性,料來將來必成大器!”
玉玄子與陳萼稽首為禮,搖頭嘆道:“大器成不成也不太緊要,我只怕他們三個心中忘不掉云中子傳授的旁門左道,真拿什么砍頭、挖心、下油鍋的法術丟我道門臉面!”
陳萼聽玉玄子這樣說,心中也是感覺頗為無語。
他倒是知道云中子的身份,只不過這時候不可能說出來。
告訴玉玄子,你心中腹誹的旁門左道云中子,是你拜的玉清圣人的得意弟子?闡教是玉清圣人所創之教?
這些事情口說無憑,他也沒辦法說明來歷。
說得越多,越沒有辦法解釋其中緣故。
總不能告訴玉玄子,其實自己看過一本書叫做《封神演義》……
“玉玄子道長,我因為誦讀道經,常常有些不解之處,還請道長為我解惑……”
與玉玄子、虎鹿羊三妖招呼過之后,陳萼說出此行目的。
玉玄子示意虎鹿羊繼續做功課,請陳萼到大堂內。
雖然整個道觀破舊不堪,但是大堂內的三清圣像卻是涂抹金粉,顏料新鮮,顯然是玉玄子特意花了大價錢每年保養。
三清圣像前,香火繚繞,濃郁如霧。
也由此可見玉玄子的虔誠——自己過的清苦、居住破破爛爛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不能令三清圣像破舊、不能缺了香火。
陳萼與玉玄子坐而論道,對于《道經》、《黃庭經》等書本上的經義內容,陳萼其實并不比玉玄子差,雙方都是熟讀經書,融會貫通的。
但是對于當今修道之人流行的規矩,共識,禮節,以及對《道經》的體系了解,陳萼則是遠不如玉玄子。
玉玄子深居山林,本身是正經的道士,有著上一輩的體系傳承,也并不是不對外交游。
陳萼跟玉玄子交談一番,的確是了解甚多,不僅僅是修道共識、禮節,更知道了自己應該通讀的正經經書,而不是什么《搜神記》之類的志怪小說。
《道經》是入道之首,是道門總綱。
但若是真正入道,《黃庭經》《靈寶經》《上清經》《三皇文》才是正道……
至于贊揚三清、上天等諸般手段,祈求上天相助,也不是舉著香在某位神仙前拜下,口中說“三清保佑”就能有用的。
“上達天意的頌文,稱之為寶誥。”玉玄子鄭重說道,“這非得玄門正道,跟隨師父苦修多年,心性沉穩,方能得到寶誥。”
“否則普天之人都能流傳寶誥,人人都以寶誥請三清、天上神仙,那寶誥也就不是寶誥,再也沒有作用。”
陳萼這才恍然,心道:道教神仙和道士們原來用“寶誥”搞了個加密信號,讓一般人無法打擾神仙與三清,緊急時候又能請神仙們保佑,向神仙們稟報事情。
不過……總感覺神仙們因此變成了另外一種模樣,根本就沒有幾個理會加密信號,只是顧著自己長生和逍遙……
“道長,可否告知我一個寶誥?”
陳萼問道。
玉玄子笑了笑,說道:“只告訴你一個也無妨,這寶誥使用一來需要齋戒日,二來需要踏天罡北斗步,三來諸般行動禮儀必不可少。”
“即便如此,天庭各路神仙也很可能不會回應。”
“志心皈命禮為開頭,接下來是寶誥內容……”
玉玄子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