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上我心愛的自行車,它永遠不會堵車。”
林凡騎著新買的二八大扛行駛在六十年代的京城街頭,路邊很多人都向林凡表露出了羨慕的目光的。
“這么年輕就能夠騎上自行車啊。”
“這么精神的小伙不知道有沒有對象。”
“你們看,你們看,他居然能單手騎車,好厲害啊。”
.......
諸如此類討論的語言隱隱約約的傳到了林凡的耳中,讓林凡感覺自己就是此刻最靚的那個崽啊。
哪怕是在后世,你開上豪車,別人最多感慨一下。
此時能夠騎上屬于自己的自行車,那就是最有能耐的人,是諸多工人羨慕的那個,是最佳擇偶人選。
騎車來到了信托商店,準(zhǔn)備買手表。
沒辦法啊,沒有手表票,那就去整一個舊一點的手表。
自行車是一手的,手表票買不到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了,反正現(xiàn)在這個年代買二手的又不是丑事。
反到時節(jié)約是一種美德,能夠用更少的錢和票買到東西那就是一種榮耀。
這信托商店有些類似于舊時的當(dāng)鋪,負責(zé)收售或寄賣各類有價值的二手物品,不過這個是屬于國營的。
里面賣的東西也都是老百姓家里生活用品,多是一些家具,自行車,衣服,皮襖,被褥,手表,相機,留聲機,冰刀之類的舊物。
六七十年代可以說是信托商店的黃金時期,這年頭人們的工資不高,物資還匱乏,大多東西都是憑票證供應(yīng),有時候你就是有錢也不見得就能買到東西。
而信托商店里的東西都是舊物,便宜還不需要票,所以深得一些手頭拮據(jù)的老百姓的喜愛,生意也非常紅火。
國家支持,人民歡迎,信托商店不管是買還是賣人都非常多。
缺錢的就會把家里一些舊的,用不到的,或者是一些貴重的物品拿到信托商店寄賣。
需要東西的手里缺錢而且也沒有票,那信托商店就是最佳的選擇。
有國家作為背靠,那就是信用度最高的地方。
雖然之前還說什么一手的最棒,但這不是特殊情況嘛。
真香定律~
放好自行車,林凡走進了信托商店。
一路走走看看,那些賣帽子的,賣破鞋的,賣鍋碗瓢盆的柜臺都被他直接略過,最終讓他停下腳步的是賣手表的柜臺。
這里的手表可是花樣繁多,國產(chǎn)的進口的都有,不過大多都是磨損嚴重,用倒是能用,就是太丑了些。
林凡看了會新奇,最后將目光從一只瑞士產(chǎn)的英納格全鋼鑲鉆表上挪開,惋惜的走向了他處。
那塊表挺漂亮的,可惜表蒙跟機身上有一道貫通的長長深深的劃痕,基本沒法修復(fù)。
然后看到一塊七八成新的上海牌手表,伏在柜臺上瞧了又瞧,猶豫了一陣后,便對旁邊售貨員問道:“同志,這塊手表能拿給我看一下嗎?”
售貨員看著林凡,眼角一挑也沒挑刺,從柜臺里面把手表拿了出來。
“同志眼光不錯,這塊手表還沒用多長時間呢,表帶和表盤都沒磨損,基本上和新的一樣。”
隨后售貨員把手表遞了過去,說道:“您瞧瞧,拿在手里都墜的慌。”
這時候的國人就有東西沉質(zhì)量好的意識了。
林凡接過來看了一下,果然和售貨員說的一樣,這塊手表看上去和新的差不多。
他也不擔(dān)心這里會有那種翻新的,這里是國營的店,這種東西要是有假的那就是欺騙群眾,這個責(zé)任可沒人敢擔(dān)。
這塊手表要不就是買回去沒戴多長時間,要不就是手表的主人很愛惜而且會保養(yǎng)。
林凡看了看很滿意,上海牌17鉆手表。
這種手表誤差很小,是國內(nèi)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