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仄的庫房里,方曉武埋著頭,從一堆貨物下面抽出一個箱子,從里面拿出了一本已經快散架的小說。
“表哥,這是現在最流行的,可好看了。”將小說遞到蘇文面前,方曉武對著蘇文擠了擠眼,說道。
接過方曉武遞上來的小說,蘇文翻開沒有封面的書皮,臉色瞬間變得精彩了起來。
他沒想到,重生后看到的第一本小說竟然會是違禁讀物。看著里面那些荒誕淺薄的情節和密密麻麻的虎狼之詞,蘇文只覺得整個人都有些頭大。
1990年,隨著國內的經濟發展,人們的文化需求也逐漸變得旺盛了起來。
伴隨著這樣的需求,一些小說讀物也逐漸開始流行。只不過當時這些小說為了吸引讀者,都會或多或少夾雜一些不可描述的東西。
合上小說,蘇文看著方曉武,開口道:“曉武,你店里還做這種生意?”
“當然,現在這種小說可是最流行的,租一天要兩毛錢呢,可比賣貨好賺多了。不瞞你說,這書都是連軸轉,剛被還回來就又被人借走了,在我這都過不了夜。”方曉武樂呵呵地回答道。
“一天兩毛?”聽到方曉武的話,蘇文忍不住驚嘆道。
“是啊,一天兩毛。一本書一個月下來最少也能賺個三塊錢。”方曉武得意洋洋地回答道。
“那你這里有多少本書呢?”蘇文繼續問道。
“差不多一百多本吧,有一部分在出租過程中被損壞了,現在就剩下九十多本還能租。”方曉武想了想,回答道。
聽到方曉武的回答,蘇文心中滿是震驚。
一本書一個月租書能賺三塊錢,那一百本就是三百塊錢,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而且聽方曉武的意思,這些書還遠遠滿足不了需求,處在供不應求的階段。
經歷過無數小說的洗禮,蘇文自然看不上這種烏七八糟的下乘之作,但敏銳的商業嗅覺卻讓他立即察覺到了其中的商機。
記憶里,半年后武俠小說開始在蘇省興起,一夜之間成了最熾手可熱的東西。
蘇文清楚地記得當時正在上大一的自己為了借金庸的《天龍八部》,不惜逃課守在學校門口的租書店外,眼巴巴地等待著別人前來還書的場景。
如果自己能夠弄到一批金庸的小說在縣城出租,那不就賺得盆滿缽滿了嗎?
一想到這里,蘇文就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眼中亮起了一道精光。
“曉武,如果我能弄到比這東西精彩一萬倍的小說,你要不要?”拍了拍手中的書本,蘇文迫不及待地問道。
“比這個精彩一萬倍?表哥,你別開玩笑了,我這可都是最新最火爆的小說,怎么可能還有比這些還好看的東西。”沒有領略過武俠小說魅力的方曉武根本不把蘇文的話當回事,哈哈大笑道。
“當然有,你聽過‘金古溫梁’嗎?”見方曉武不相信自己的話,蘇文也不在意,繼續發問道。
對這四位名震古今的武俠小說宗師,蘇文可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金古溫梁,那是什么東西?”方曉武皺了皺眉頭,反問道。
“金古溫梁是四位武俠小說宗師,分別是金庸、古龍、溫瑞安、梁羽生。只要你能將他們的小說擺到貨架上,我保證你一個月租書賺得錢比現在要翻上兩番。”蘇文自信滿滿地解釋道。
“翻上兩番,表哥,真有這么厲害?”方曉武不可思議地問道。
雖然沒有聽過這四人的名字,但對蘇文的話方曉武卻是深信不疑。
畢竟在臺球廳給蘇文當助理的那段時間,方曉武心中已經見識過蘇文的厲害。
“當然,過兩天我去一趟江北市,看能不能想辦法弄一批武俠小說回來,到時候你就知道我說得是真是假了。”蘇文點了點頭,說道。
“行,要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