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看到兩人離開,一直沒有吭聲的劉明遠也趕緊起身跟了上去。
辦公室內。
郝大寶從抽屜里取出一盒包裝精美的茶葉,打開封條取出茶葉放進杯子,然后倒上了熱水。
“小蘇啊,這才短短一周時間就賣出去四十萬斤黃桃,你真是不一般啊!”將茶杯端到蘇文面前,郝大寶忍不住感慨道。
“郝書記過獎了,我也就是運氣好而已。”起身接過茶杯,蘇文微笑著回答道。
“謙虛,能在一周內賣出去四十萬斤黃桃,單靠運氣好可是不行的哦。你在溪臺日報上刊發的廣告我看了,確實十分打動人,我可是佩服得緊啊!”擺了擺手,郝大寶贊嘆道。
雖然不清楚蘇文到底是怎么打通黃桃銷售渠道的,但郝大寶卻篤定這一切都和那篇《希望之果》的宣傳文章有著莫大的關聯。
面對郝大寶的夸贊,蘇文沒有應聲,只是低頭抿著杯中的茶水。
商品營銷在眼下還是一個十分新穎的概念,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講清楚的,蘇文也不打算在這上面好為人師。
見蘇文不搭話,郝大寶頓了頓,再次開口道:“小蘇啊,有個事情我想問下,你那邊還有沒有銷售黃桃的渠道?”
“怎么,鐵山村還有滯銷的黃桃?”聽到郝大寶的話,蘇文楞了一下,反問道。
當初郝大寶可是親口確認鐵山村只有四十萬斤黃桃滯銷,怎么這會黃桃賣完了由開始關心起銷路來。
“不是我,是我的一個老伙計,他們村也有滯銷的黃桃賣不出去,所以就想讓我幫著問問你有沒有辦法。”清了清嗓子,郝大寶開口回答道。
由于不清楚蘇文這邊的具體情況,郝大寶也沒有說出前來尋求幫助的劉明遠。
“渠道倒是還有,只是不知道郝書記你的朋友是哪位?”沉默片刻,蘇文不緊不慢地回答道。
目前四十萬斤黃桃已經銷售完畢,不過從市場反饋來看,外省對黃桃的需求還有空缺,只要費點心思還是能夠多賣出去一些的。
“郝書記的朋友就是我。”沒等郝大寶開口,劉明遠推開門走進了辦公室,應聲道。
“明遠叔,你怎么在這?”看到劉明遠,蘇文十分驚訝地問道。
對于劉明遠,蘇文自然不陌生,這位書記在龍泉村的口碑十分不錯,平時村里大事小情鄉親們也都愛請他出面做主。
“好你個蘇家二小子,咱們自己村里的黃桃都快爛在地里了,你倒好,轉頭幫著鐵山村賣起黃桃來了。這一次,你好歹也要幫把村里那三十萬斤滯銷黃桃賣出去,要不然我就讓你爹好好收拾你。”看著蘇文,劉明遠板著臉,故作生氣地命令道。
在村里當了十幾年書記,面對自己看著長大的蘇文,劉明遠用不著像郝大寶那么客氣。
“額,明遠叔,我努力,我努力還不行嘛!”看著跑到鐵山村來興師問罪的劉明遠,蘇文抿了抿嘴唇,趕忙答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