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百四十三章山間老者
一夜無話。
翌日,天蒙蒙亮。
準時被生物鐘叫醒,蘇文起床穿好衣服,悄摸地推開房門走出宿舍,開始了每天的晨跑。
高考之后,蘇文就將晨跑列入了每天的必修課。
之所以這么做,一來是因為擁有三十五歲靈魂的蘇文真正理解“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這個硬道理。前世的自己就是因為疏于鍛煉又連續高強度加班才導致猝死從而穿越,雖然結果讓人十分驚喜,但蘇文卻認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這一世自己占盡先機,完全有能力過上夢寐以求中的生活,絕對不能因為身體原因再重蹈上輩子的覆轍。
二來是蘇文發現跑步可以幫助自己最快地適應身體的變化,習慣強化后身體的力量以及敏捷度。在最初發現身體強度隨著時間增加后,蘇文有好幾次都鬧出過意外,不是隨手將學校衛生間的水龍頭扳壞,就是不小心把家里的院門撞掉。為了能夠很好地控制身體,蘇文嘗試過很多訓練,最后發現跑步才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
久而久之,蘇文就養成了晨跑的習慣,除非有意外情況,不然他每天都會雷打不動地在清晨時分跑上十公里。
走出宿舍,蘇文和早起的宿管阿姨打了個招呼,然后就順著柏油路朝著蘇大后山跑去。
昨天和李睿的交談中,蘇文得知蘇大后面有一座小山,那里在歷屆校領導的改造下,成為了一個鍛煉的好去處和校園情侶們的約會圣地。
天氣晴朗,溫度宜人。清晨的陽光灑在身上沒有絲毫燥熱,反而帶著一絲溫暖,讓人覺得通體舒暢。
穿過校園,蘇文一路小跑來到了蘇大后山腳下,順著一級級臺階步伐輕快地朝著山上跑去。
早上的后山上沒有你儂我儂的情侶,卻隨處可見精神矍鑠的老人。一路上和擦肩而過的老人們微笑著打著招呼,蘇文臉不紅氣不喘地爬上了山頂,來到了一座古香古色的八角亭邊。
八角亭修建在一處五十平米左右的空地上,亭子上掛著一塊牌匾,上面寫著“勤山亭”三個大字。
從李??谥械弥@座“勤山亭”與另一處“苦舟湖”是蘇大校園內的兩大名景,兩者的名字取自那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是蘇大傳奇校長蔡文淵修建的,寓意就是讓千千萬萬的蘇大學子明白求學之路的不易,同時給予誡勉和鼓勵。
說起蔡文淵,是蘇大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功臣。三十年前,蘇省大學初建,當時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三流學府,師資連國內一些老牌二流大學都比不了,更別說與清北、開南、申大這些知名學府相提并論。
直到時任清北教授的蔡文淵上任蘇大的第二任校長,蘇大才迎來了脫胎換骨。短短二十年時間,蘇大在蔡文淵的帶領下強勢崛起,在學術和科研上取得了累累碩果,為國家輸送了一大批重要人才。
隨著一批批優秀學子在國家各個層面發光發熱,蘇大在國內大學界的地位也水漲船高,成為了現在僅次于清北、開南、申大的準一流學府。
而“勤山亭”與“苦舟湖”,就是蔡文淵校長在退休那年專門撥款修建的,牌匾上的名字也出自蔡文淵親的親筆。
抬頭望向寫有“勤山亭”撒個大字的牌匾,透過那蒼勁有力的字體,蘇文體悟著其中蘊含的厚重宏偉,不由得對這位蘇大傳奇校長心生向往。
能夠在短短二十年間將一所三流大學送上準一流大學的位置,不知道這位蔡校長是如何的驚才絕艷。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蔡校長這份成就當得起無量功德四個字。
走進亭內放眼望去,整個蘇大校園一覽無余,以蘇文超人的目力,甚至能清楚地看到正在校園廣場上嬉鬧的流浪狗。
伸了個懶腰,蘇文長長地呼出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