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起輸的結果,反而讓他在棋局中,找不到那個意氣風發的自己,而迷失在一兩顆棋子的得失上。
蘭嘉斯希望傳遞一種信息:打仗時,恩佐也許可以靠他手底下軍團的配合,后勤補給線上的給力,甚至各個貴族勢力的馳援。但唯獨下棋,他只能靠他自己,他不能停止思考。
恩佐一旦不思考,就有很多人會替他思考,恩佐作為自己的門徒,蘭嘉斯可不想看到他被人擺弄,像個提線木偶那樣。
蘭嘉斯什么事都可以讓著他,但他自己唯一獨立思考的事情,蘭嘉斯先生卻不能幫他處理。
陰謀?這個詞,在帝國中,其實本來就沒有貶抑,很多人喜歡給這個詞增加一層道德上的約束。如果做人做事上,處處使用陰謀,那蘭嘉斯是不齒的。
但如果戰場上,處處希望自己光明正大,那是會要了腦袋的大事!在蘭嘉斯看來,棋盤里的認真,就反應出他自己對于戰場上嚴肅的認識。
因為一切的謀略本來就在雙方陣營腦海里,既然在各自腦袋這個黑盒里,那對手眼里,謀略就是看不見的“陰謀”,思考后的信息,就是被人刻意隱藏起來的。
下棋開局時,雙方都毫無疑問是公平的,一樣的棋盤邊界,一樣的象棋種類和數量。
但一旦開始下棋,從第一步開始就產生了變化。
蘭嘉斯希望恩佐從小就明白:世界總是千變萬化的,變化就會產生新的事物和規則。
有誕生于無。
為了在有限的時間里,應對相應的變化,就需要靠人,來謀劃。
因為謀劃,這樣孩子們,就會得出一條甚至更多的計策。
多種計策產生了以后,就會需要刪選各條計策的優劣好壞,這時候需要自己和自己商議哪條計策是最優秀,最合適眼前這個局面的。
這個時候,蘭嘉斯希望,大王子腦袋里,要像是一場御前圓桌統帥會議一樣:整個腦袋里為了這些計策,開始站在各個角度討論。即使大王子是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他也要學會和周圍的人們,分辨出利益關系,努力說服腦袋里這些別的角度的聲音,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當“腦袋里的大家”都被大王子一個人說服的時候,意見形成了統一,這個時候不會在遇到阻力,計策就可以推進和實施了!
而以蘭嘉斯對大王子的觀察,殿下他往往到這里就以為結束了,而不知道,其實要在決策進攻的時候,巧妙的完成防守。
很多人只知道一味的進攻,也不是輸在進攻不夠犀利這一點上,他們往往就是輸在不懂得防守,把拳頭縮回去,會在稍后打出更致命的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