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裕撥開窗簾。
夕陽時分,斜陽依偎在天邊。
他拿起桌子上準備已久的資料,深吸口氣。
“終于,到了這個時候了。”
沒人能理解他的行為,逼自己老爹下臺,強行改組奧委會。
只為了一個愿望,讓電子競技進入2020某個很熱的地方的奧運會正式項目。
這種渴望很難說得清,林光裕自己也已經忘了什么時候萌發(fā)的這個想法。
他只知道,他有必須要去做的理由。
初次接觸電競是什么時候呢?
是“飛龍騎臉怎么輸?”還是cg上人皇sky的經驗表現(xiàn)?
亦或是拳皇大賽?
記不清了啊。
但是,在那個游戲被視為電子海洛x的年代,就是他接觸到電競,熱愛電競的開始。
這個執(zhí)念太深了,真的太深了。
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知道,在十年前,游戲曾經背負的是什么狼藉的名聲。
因為不規(guī)范的黑網吧事件,上面直接停止了一切對電子競技的鼓勵方案。
《游戲風云》停辦,原本牽頭的大賽被停辦,剛剛萌芽的電競環(huán)境頓時又沒了。
是玩家的錯嗎?
在那個事以后已經不重要了。
但是,時代總是在發(fā)展的。
在十年前,你說電子競技,別人會露出厭惡的眼神,
這又是哪里來的網癮少年?離我遠點。
在五年前,你說電子競技,對方可能會懵很久,然后回你一句。
“游戲也能算競技?”
在兩年前,你說電子競技,聽的人會露出似懂非懂的模樣。
“就是頂級玩家之間的較量比賽對吧?我聽過。”
而如今,你說電子競技,對面會向你伸出一只手。
“你也看比賽啊。”
這就是改變。
林光裕知道他完全可以等,因為他還年輕。
一步一步來,電競發(fā)展這么迅猛,總會被上面看到的。
平穩(wěn)過渡,不好嗎?
但是林光裕不想等了。
像他一樣的許許多多的玩家也不想再等了。
從08年,到18年。
中國的pyer等了十年。
十年,阿偉貪玩藍月都能玩膩了。
這個時間太久了。
一個少年到青年,也不過這么久了。
如果有人問他,
“林師傅,你嘛時候給電競正名啊?”
他會淡淡的一笑,
就在今天。
“林主任?”
門外傳來有些激動的喊聲。
林光裕回過神來,套上西裝,撫平褶皺。
臉上變?yōu)槠降缢哪印?
“來了。”
今天,是他們正式向國際奧組委提交申請的日子。
也是,最后一步。
如何成為一個正規(guī)的奧運會正賽項目?
那么首先就要了解奧運會的規(guī)則。
歷屆奧運會都分成25+3的模式。
二十五個固定項目,三個可替換項目。
這件事情本身是有操作空間的,所以才說有機會。
但是光有機會沒用,還需要三方組織共同確認。
舉辦國的奧委會,申請國的奧委會,和最后的國際奧委會。
lpl這邊的已經解決了,櫻花那邊也沒什么意見。
其實這幾年櫻花國本來就積極推進電子競技,一方面是促進第三產業(yè)發(fā)展,另一方面就是為了改善年輕人的交際。
所以他們同意的很爽快。
所以,最后的難關,只有國際奧委會。
林光裕深知這不是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