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瑤一臉的為難。
宰予爽朗地說道:“我師有我等護衛周全,自當無恙。”
拜托!
你們這個社會活力團體是人強馬壯,在其它列國遭遇有歹意的貴族或許能夠自保,想在晉國依靠一兩千人橫行,信不信一個個在某處挺尸啊?
對了,原歷史上孔子離開魯國周游列國的時候,有周游晉國嗎?答案是沒有!
原歷史上孔子在中原逛了個遍都有去,偏偏就是沒有踏足過晉國的土地,連帶因為晉國攔在秦國前面,孔子和眾弟子不會飛,自然也就沒有去秦國。
孔子不到晉國的原因是晉國有一賢人死了,史稱竇大夫,名諱竇犨,非常擅長水利工程,他的死因不明。
史書記載孔子本來是要到晉國,可是走到大河邊上聽聞竇犨的死訊,發表了晉國從竇犨逝世后再也沒有賢人的言論,然后就不到晉國了。
智瑤聽宰予一再強調安全無憂,不好直接說他們這個社會活力團體在晉國真的橫行不起來,勸不動,無法勸,腦子都有點大了。
“可否待我請示于主?”智瑤無奈只能問這么一句。
如果智躒愿意出面的話,當前的趙氏、魏氏和韓氏都要給點面子,其余中小貴族就更不敢拒絕了。
問題是,只是智瑤為了孔子的事情而去特別麻煩智躒,并且可能欠下趙氏、魏氏和韓氏的人情,劃算嗎?
要是孔子明白智氏這么做意味著什么,以長遠……也就是長遠到一兩千年后,智氏欠下趙氏、魏氏和韓氏人情自然是劃算的。比如那些徒子徒孫可勁地美化智氏。
比較要命的是對“禮”有自己獨特理解的孔子恐怕很難領情,乃至于認為作為智氏的客人理當得到那種禮遇。
宰予懂得智瑤的顧慮,更懂為什么要請示智躒,說道:“勞煩公孫了。”
不止是麻煩,會是一個天大的麻煩!
智瑤都有點后悔為什么要邀請孔子來家里作客,兩千多人的每日吃喝,再給了那么一個難題,極可能會讓智氏吃虧的。
“算了,我也別麻煩祖父,要不然會在其它方面補償其余家族,顯得太過于任性了。我先拖一拖孔丘,著實無法拖就干脆講明白,要是會被孔丘記上,當我倒霉好了。”智瑤覺得還是以自己的家族為重較好,萬般不能讓家族在這一場內爭中給其他家族有可乘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