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付之行動”智瑤想做的事情太多,改良車架不是最緊迫的事項之一。
現在的車不存在剎車裝置,更沒有減震器,乃至于車輪都是直接固定在車體,沒有車軸這么一種玩意。
車軸這玩意需要到戰國中期才出現,減震裝置則是要到近現代了。
因為缺乏了太多的結構,戰車想轉彎都需要很大的幅度,以至于戰車在進入戰時狀態,想要停車或是小幅度轉彎需要依靠人力。
智瑤不止一次見識過要讓戰車掉頭是依靠好幾個人去抬,停車則是在折磨拉車的牲畜。
他沒有第一時間改良戰車,主要是意識里總覺得戰車會被淘汰,很難產生什么急迫感。
“瑤?”智申見智瑤一直在檢查車架,心里有些納悶。
“大人。”智瑤以為是什么事。
父子倆出門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早早有老智家的武士前往沿路偵查和警戒,同時光是緊隨的護衛數量就有五百,隨行的還有接近八十承載各種物品的車輛。
攜帶的物品就是訂婚要給的訂婚禮,包含的東西簡直不要太多,大多不是什么貴重的東西,只是作為訂婚禮必須要有的玩意。
有些物品進行了裝箱,也有草草用布蓋著。
八十倆車架之中,裝載布匹的車架最多。
畢竟,老智家本身就是搞紡織的超級大戶,送訂婚禮除了一應的必需品之外,多送點布匹很是理所當然。
能看到有些布蓋不嚴實的車架上有穗,品相方面還挺好。它就是春秋時期訂婚禮的必需品之一。
更多的訂婚禮必需品進行了裝箱,其實就是各種花樣的首飾,顯得非常珍貴的錦和綢緞。
春秋時期就有錦和綢緞了?以為多稀奇似得。
綢緞的出現時間比錦更早一些。這個當然是因為夏時,先輩就掌握了人工養蠶的技術。
當前時間段錦的價值比綢緞更高,并且錦還是一種很多斑斕色彩的布,一般被用在衣物某個部位當裝飾用。
他們距離趙氏府宅還有約一里地時,見到了早在入口等候接待的趙伯魯等趙氏的人。
“瑤!”趙伯魯看到智瑤就先出聲打招呼,離得近了才對智申行禮,口呼:“叔父。”
叫“叔父”不一定需要有血緣關系,父輩關系好的朋友也能那么稱呼。
現在趙伯魯稱呼智申叔父完全沒毛病。
趙氏派趙伯魯領人在一里外接待是一種禮儀的體現,無非就是表示對這門親事很看重,愿意尊重智氏。
“伯魯且上車。”智申平時是一個很沉悶的人,卻不代表不好相處,對小輩有著其余同齡人沒有的和善以及耐心。
趙伯魯上車與智申、智瑤的這一乘并排而行。
智申問道:“我聞伯魯近日便要領兵出征?”
晉國內戰不是到了勝利者收割果實的階段嗎?智氏、趙氏、魏氏和韓氏都在干相同的事情,其余幾個得到分配額度的中等貴族同樣在做。
“回叔父,三日后伯魯便啟程。”趙伯魯說著看向了智瑤,眨了眨眼睛也不知道想表達什么意思。
這一刻,智瑤在想:“不會吧?難道趙鞅要我去給趙伯魯當保姆???”
以前的話,趙鞅當然開不了那口,并且也沒資格那么要求。
現在,智瑤不是馬上要跟芬嬴訂婚了嗎?兩家的關系更近一步,提出讓智瑤隨同出征的請求,不算是太過份的事情。
“我該怎么拒絕?”智瑤留在國都是為了陪伴智躒這位祖父,才不是為了幫趙氏什么忙,更不可能去當打手。
一路閑聊,穿過很悠長的巷子,來到了趙氏府宅的正門。
現在正門還沒有區分什么大門和左右的兩個小門,也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