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氏第三代家主韓厥的時期,當時有一個舉世聞名的神箭手叫養由基。
這位養由基是養國的公族,養國遭到楚國兼并之后,他成為了楚國的一名大夫,效力過楚共王以及楚康王,隨后被吳國設計死在眾多弓箭手的埋伏之中。
養由基不止是春秋中葉公認的第一神箭手,后世還有“中華第一神箭手”的稱號,史載“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同時有著“猛將殺手”的輝煌戰績。
老魏家的魏琦在當時是晉國公認的戰將,他就是養由基眾多的箭下亡魂之一。
可以說,養由基的威名真不是靠“賣藝”建立起來,完全是用一次又一次射殺中原列國的猛將來創造。
楚共王和楚康王因為有養由基,他們最愛干的事情就是帶頭沖陣,眼見著君主親自沖陣,怎么可能不讓楚軍嗷嗷叫往前沖殺呢?
韓氏在諸夏以善射聞名,比較要命的是沒有出現過名傳列國的神箭手,幾代人下來都快成為老韓家的心病了。
當然,韓氏的善射威名不是某位個體創造出來,單純是韓氏這個家族掌握了使用“箭陣”的技巧。
可是吧?如果能出一名神箭手,韓氏也不會嫌棄,更能使得善射的名聲變得更完美。
在接下來的數天,魏駒和韓庚干脆跟智瑤一塊狩獵,一再見證智瑤那種神乎其技的射術。
只是準確率高不能說神乎其技,純粹是智瑤將射箭并且絕對命中目標表現得像是吃飯喝水一般,尤其是想射中哪里就是哪里。
“瑤如今不過十五,尚使不得強弓,若是……”韓庚已經心服口服,講的話卻好像有點那什么。
魏駒知道韓庚不是在埋汰,要說就是有點可惜時代變了。
列國間的戰爭已經很少遵循周禮,兩軍陣前的“致師”變得非常少見。在這種變化之下,神箭手的作用肯定還有,只是無法像養由基那般有環境,能夠在一次次陣前單挑中正大光明地獲取“猛將殺手”的稱號。
韓庚沒有太大的惡意,想的是現在智瑤很善射,等著一天又一天地長大,隨著使用的弓張力越來越大,不知道還能不能保持住這種射箭像是呼吸一般的隨意和命中率。
他倆共乘一車,一邊聊天,一邊看著不遠處智瑤在指導芬嬴射箭。
芬嬴當然會射箭,要說能有多準就不好說了。
智瑤給芬嬴準備的是一種角弓。
提到“角弓”很多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異族的發明創造之一,事實上壓根不是那么一回事。
這個“角弓”不是特指游牧民族便于馬上射箭的那種,其實就是是用動物的角和竹木、魚膠牛筋制作的弓。
另外,角弓就是諸夏貴族小伙子和小姑娘用的一類弓,會這樣當然是小伙子的身體還沒有發育完成,姑娘使用則是她們的力氣本身會比較小。
在智瑤的“手把手教導”之下,芬嬴的每一次射箭都能命中目標,只是不好說她的射藝本來就不錯,還是智瑤教導有方了。
春秋時代的貴族就沒有一個不會射箭,平心靜氣的情況下命中率還會很可觀,上了戰陣就會因為心態的問題致使命中率下降了。
事實上,很多士兵在接受訓練時表現得各種優異,真正投入戰場卻會是各種拉垮,原因就在于心態方面的問題。
“指使人眾,我等不及瑤也。”韓庚很早就發現了這個問題。
他們上一次跟隨智瑤出征齊國,可以說幾乎是全程打醬油的角色,純粹跟著混了一趟功勞。
不是他們沒有想要有所發揮,完全是試了一下明白自己沒有達到那種程度,非常有自知之明地讓智瑤牢牢掌控全軍的指揮權了。
現在的狩獵真不是騎著馬到處亂竄,看到獵物就殺死那么簡單,需要指揮隨行的武裝人員驅趕各種動物,也就需要有指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