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國沒啦?這個結果并不讓諸夏列國感到多么意外。
畢竟,晉國的“元戎”趙鞅陣隕在與中山國的交戰之下,導致中山國的結果完全能夠預料,大家在猜測的是晉國會耗費多久的時間滅掉中山國,整場軍事行動的過程中又會造成多大的折損。
趙氏對中山國發起家族私戰,技不如人的趙鞅折在入侵行動之中,對不對?
算起來是趙氏主動招惹中山國,輸了純粹就是活該,家主死在入侵行動中更加是活該。
可是事情并不是那么算的。
別說是晉國,換作其他列國去攻打異族,戰敗并且主帥折了進去,一樣會不分因由,只因為對方是異族而有加倍的心中激憤,說什么都要再次展開入侵行動,并且有那種不惜代價的決心。
不奇怪的。
諸夏的文明層次比異族高,整體實力比異族強,輸給了打從心里看不起得到異族,能不卯足了勁想要進行報復嗎?
晉國爆發完全是意料之中,滅掉中山國也沒什么好說的,那么快則是多少令人出乎意料。
列國對中山國那么快就滅亡多少有些懵逼,他們原本預測晉國打中山國再怎么順利,起碼也要耗時五六年,乃至于用上十來年的時間。
那是中山國除了南部和東南部地形平坦之外,其余都是復雜的山區地形。
北狄人本來是半游牧半農耕,好些部落棲息在山林里面。
另外一點,異族中的北狄戰斗力算是比較高的一支,起碼比起什么白翟和各種戎要高出許多,加上有復雜的地形作為依托,肯定是能支撐更多時間的呀。
晉國耗費大約兩年的時間滅掉中山國,列國權貴們感到懵逼的同時,納悶晉國怎么沒有因為方才歷經內戰而變得虛弱。
這么一看,原來大家以為晉國不行是自己眼光不行,晉國還是那個晉國,強大到令人窒息!
趙氏遭到割肉?這一點列國在沒有發生前就已經猜到了。
那可是晉國啊!內部斗爭很激烈,并且非常血腥的國度。
哪個國家打內戰能牽動諸夏列國的人心?其實也就是晉國了。這是晉國無比強大,列國才會去關注,希望晉國能夠因為內亂而自此衰弱下去,也會想著趁晉國內亂去討些便宜。
“甚?”智瑤正在歸國途中,接到了一些情報。
“吳敗于魯?”智瑤有些懵了。
這件事情發生在去年,起因是邾國遭到魯國的欺凌向吳國求助,隨后吳國決定幫助邾國。
魯國事先將邾國的國君騙到“曲阜”并實施軟禁。
當然也是邾國的國君蠢,并且打從實際上還各種荒唐以及暴虐,才讓魯國給抓住機會。
邾國將吳軍邀請過來,他們還充當向導,本來是要偷襲魯國來著,哪能料到魯國跟齊國的交鋒會那么快結束,要死不死又一頭給撞上了。
當時魯軍正因為收復艾陵而士氣高漲,十分意外吳軍竟然北上入侵,雙方在很突然的情況下爆發交戰,結果是魯軍取得了勝利。
智瑤很納悶地想道:“到底是魯國正處在高光時刻,還是北上的吳軍數量太少又準備不足。吳軍竟然會敗在魯軍手下?”
不管怎么說,反正就是魯軍戰勝了北上的那一路吳軍。
然后,戰敗的吳軍退向了邾國境內,邾國也跟吳國正式達成聯盟關系。
那是邾國啊,曾經晉國的小弟之一,眼下投奔了吳國。
不過,晉國的小弟紛紛脫離已經時有發生,僅是晉國陷入內戰階段就幾乎沒了小弟,才會讓重新投靠的衛國顯得那么特殊。
智瑤從情報中了解到一些事情,魯軍與吳軍的交戰出現了孔子一幫門徒的身影,似乎還起到了一些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