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之間的了解不缺。
斗原的認知中,只要能夠頂住韓氏的箭陣沖上去近戰,到時候就能屠宰韓氏的士兵了。
從韓氏射箭,雙方的間隔大概是百米左右?
百米長度平時跑起來也就七八個呼吸的時間,問題是頂著箭雨向前不止讓時間變得緩慢,身邊的袍澤不斷倒下給活著的人極大心理壓力。
最終,斗原感覺到車身猛地一震,不用看也知道拉車的牛被命中要害倒下,萬幸的是車身沒有發生顛覆。
斗原下車時,不小心讓插在地上的箭矢碰到小腿內測,小小疼痛當然不足為甚,耳朵里不斷傳來的慘叫和悶哼才會心臟一陣陣抽搐。
“沒有一觸即潰?”斗原看到的是沖上去的己方士兵跟韓氏迎上來的近戰士兵打起了陣列線模式的交戰。
什么是“陣列線”的模式?巨艦大炮的時代,海上交戰就是敵我兩支艦隊排成戰列線,敵我分明地互相進行炮擊。
諸夏這一邊,君子之戰的時代就是那種敵我兩軍列陣抵近,這個方陣和那個方陣打,雙方保持著嚴謹的陣型,士兵拿長兵器不斷互相攻擊,倒下一個就補上去一個,直至一方扛不住退卻,另一方再不斷壓迫向前,直至有一方完全扛不住退出作戰序列。
現如今時代已經變了,只是除非發生遭遇戰或是埋伏戰,要不然敵我兩軍還是會經常出現陣列線的交戰模式。
陣列線交戰模式其實很考驗士兵的意志。這是一種秩序嚴謹,卻是將面對面更加凸顯出來的狀況,看著對方滿臉猙獰,看到己方袍澤飆血倒下,一邊要顧著陣型不亂,另一邊要不斷持戈攻擊和保護自己,心理壓力真的是太大了。
韓氏竟然頂住了楚軍?這是楚人事先料想不到的事情。
智瑤在確認韓氏所部與楚軍爆發接觸戰沒有第一時間崩潰,知道韓氏訓練新軍起碼有了成果,暫時看不出更多也就抽出時間看向了狐氏所部。
最先爆發交戰的狐氏所部這邊就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模樣了。
他們這邊看上去就是亂糟糟,敵我雙方的士兵混成了一團,更有戰車在橫沖直撞。
沒有任何的陣型,太多的士兵在拼殺,戰車沖起來可無法保證撞到的會是敵人,只能說誰倒霉就被撞傷、撞殘、撞死了。
“狐氏完全不是楚軍的對手……”智瑤觀察了一小會,得出這個結論。
這個也是狐尤帶著那些單騎走馬撤出戰斗帶去的一種效應,再一次證明狐氏并沒有掌握正確的騎馬作戰的戰法。
當然跟狐氏面對的楚軍也有關系,他們對上的是葉公所部。
每一個國家的內部都區分哪一個家族能打或哪一個家族拉垮,晉國現在無疑是狐氏處在卿位家族戰斗力的下游,葉公的家族則是楚國戰斗力排行在中上游?
智瑤下達了魏氏所部推進的命令。
早在等待魏駒立刻執行。
魏氏這邊不是沒有戰車,只不過只有少量的核心人物搭乘戰車,能看到的是步兵在轟隆的戰鼓聲中列陣踏步向前。
第一時間發現晉軍左矩推進的白公勝也做出了反應,命令己方右邊的各部出擊。
如果了解身處戰場各個楚國家族的成分,會發現迎向魏氏所部的楚軍,他們的戰斗力其實挺一般。
“我先將魏氏誘來上,讓他們跟本陣脫節,使之難以支援晉軍右矩,再加強對晉軍右矩的攻勢……”白公勝表示自己有看過孫武的《兵法十三篇》,得出了自己的一些軍事思想。
“繞到晉軍后路的部隊到哪了?”白公勝現在最想知道的是這個。
對面。
智瑤剛剛得到消息證實,有一支楚軍試圖繞到己方后路,然后被他安排伏擊的智氏所部埋伏,戰況方面對智氏所部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