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不然就做出妥協,將在智申活著的時候做什么事都收著點。
追根究底還是智瑤沒有想到僅是透露出一部分會讓智申那樣,要知道的話會爛在肚子里面。
智氏的族人以及家臣,他們發現智申的不對勁并不會馬上向智瑤報告。真這樣算怎么回事?他們豈不是變成智瑤安插在智申身邊的細作了。
一直待在“鄴”的智瑤需要時不時地巡視一下各個作坊,運作正常自然是不用干涉,出現麻煩則是第一時間尋求解決的方法。
目前“鄴”城有十二座大爐,它們每天爐火不熄進行冶煉,出產的鐵錠會被送往兵器或甲胄鍛造工坊,鍛造出武器胚胎和甲胄部件再送外下一個作坊進行加工,最終變成成品的武器和甲胄。
那么一套程序說白了就是流水線模式,不是一個作坊承擔起從無到有的所有工序。
十二座冶煉爐并不算多,接下來還會增設新的冶煉爐。暫時只有十二座有原因,主要是將各處的鐵礦和煤礦運輸過來有點麻煩,以后道路修起來,運輸量增多,能夠看到“鄴”城里面好多一直往外吐黑煙的煙囪。
“如兵器儲量已足,可使之打造農具。”智瑤沒說甲胄。
比起兵器,甲胄的打造難度更大,也就導致再怎么生產都會讓儲備量顯得不夠。
冉有先應“諾”,后面說道:“油脂還需世子遣人敦促。”
智氏已經全面使用鐵質的武器,發放到手怎么保養是持有者的事,倉庫儲備的武器和甲胄都會需要用到油脂。
為了這個,智瑤可是鼓搗出了豆油,詭異的是因為產糧不足的關系,沒有投入食用油市場,專門用來保養各種軍事儲備的物資了。
在那期間,值得智瑤自豪的事情又多了一件,也就是尋找到了油菜花,試驗出能從油菜花籽榨油,不是將“油”這個字給“創造”出來。
智瑤搞出豆油和油菜花籽煉油之前,其實并沒有植物油,人們食用或其它用途的油都是動物油。而動物油極容易凝結,人們使用的是“膏”這個稱呼。
大規模種植油菜花這種事情以前并沒有家族這么干,有種植油菜花也只是用作蔬菜的一種,沒人知道油菜花籽還能榨出油來。
智氏能用黃豆和油菜花籽榨油這件事情,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被其他家族知曉,一來是智氏的保密工作做得很不錯,再來就是大家缺乏相關的知識,壓根就不知道某玩意還能榨出油,最重要的是能吃。
現實就是那樣,不知道就是攔路虎,搞得明明很簡單的事情,困擾了無數的人,知曉答桉之后恍然大悟,并且還覺得自己很蠢。
等智氏某天將植物油投入市場,不要小看各個家族,他們僅是從植物油不容易凝結這一點就能很快察覺出端倪,再對智氏進行各種窺探。
知道答桉的各個家族肯定不敢大肆效彷再投入市場,一但這么干就是侵犯智氏的“專利權”再進行市場競爭,要被打得滿頭包的。
他們可以生產出來自用,不想對智氏發起挑戰,反正就是不能投入市場!
智瑤這邊有數據,各類兵器的儲備量達到七萬,甲胄儲備量四千套。
因為需要試驗的關系,一開始智瑤可是設計了不少種類的武器和甲胄,后來漸漸淘汰掉根本不切實際的作品,存留下來的種類并不是那么多了。
看看出征歸來的新軍怎么換裝,能夠發現再也沒有了什么槍斧兵,增加了數量極多的長槍兵,再來就是刀盾兵的數量也在提升,保留了原有的戈矛兵和長矛兵,自然少不了塔盾兵這個諸夏特色的兵種。
不知道是不是先入為主的關系,智瑤總覺得隨著戰事越來越頻繁,參戰人員的一再劇增,很快戈矛兵將會面臨淘汰。
新軍會是智氏的先行者,他們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