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智瑤自己做主,他其實并不想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有子嗣。
今年智瑤二十三歲,有子嗣后,五十多歲時孩子已經三十好幾,活到七八十歲則會讓繼承人等得太久。
下一任的繼承人需要至少四五十歲才能接位,能夠在大位上主持多久呢?再則,年紀大了才接位,可能會因為經驗足夠充滿好處,處理事情則是不免會是保守的態度,很容易使得一個家族或國家變得暮氣沉沉。
男人在十三到二十五歲之前可能會因為性格沖動做事不管不顧,到了三十歲到四十歲時不缺精力又已經養成穩重的性格,后者才是辦大事的年紀,歲數再大不是容易精力不濟,便是變得保守了。
問題是,什么時候有子嗣不是智瑤說了算,整個家族都在盼著,還能怎么樣呢?
那一天之后,半個月又過去了。
月事可能會延遲數天乃是半個月,極少才會延遲一個月之久,得知芬嬴已經一個月沒有來月事的智申急匆匆找到智瑤了。
“為何不早告知予為父?”智申還是第一次對智瑤有這種責怪。
智瑤當時正在聽取子貢的匯報,聽得愕然當場。
子貢剛從南方回來不久,帶來了關于孫武的消息。
現在,智瑤不得不臨時讓子貢先行退出去,等跟智申談完事情再進行接見。
“大人所言何事?”智瑤就是覺得沒頭沒尾,真心感到懵逼。
智申笑罵道:“芬有身孕,應早會知予我!”
這一下,智瑤總算知道什么情況,苦笑說道:“不足兩月,無有確認之法,孩兒未告知大人,乃是深怕空歡喜之故。”
真的呀!
中醫體系要是建立起來,倒是能夠依靠把脈來確認有沒有懷孕,或者懷孕的女性有孕吐的現象也能體現出來。
芬嬴沒有孕吐的現象,除了沒有來月事之外,平時怎么樣還是保持正常,只剩下等待兩個月進行觀察最穩妥了。
事實上,當前歲月一般就是這樣。
要知道現在是春秋晚期,醫學體系不健全的同時,生活質量難以得到保證,好些女性來月事的時間其實很混亂,一個月沒來對于很多無法汲取人體所需營養的女性很正常。
芬嬴當然不會餓到渴到,其實吃的比其他家族要好,一天三頓正餐,嘴巴沒停地吃零嘴都行,沒有足夠自律說不定很快就成為一個大胖子了。
智申才不管那么多,充滿了智氏在智瑤之后即將再后續有人的喜悅。
為什么不是當祖父的喜悅?不要忘記智瑤還有一位兄長,程宵幾年前就有了子嗣,早早讓智申體驗過當祖父的感受了。
恰恰是程宵成了小宗之主,智申作為大宗之主的感情會有所區別,肯定更加重視注定承擔大任智瑤子嗣的誕生。
因為智瑤著實是激進并且太想干太多事情,導致智申是真的太想看著第三代的成長了。
可以理解為智申信任智瑤的能力,怕智瑤將攤子撐得太大,極度希望將智瑤的嫡長子培養成一個能守成的人,好好地看顧智氏的基業。
知道智申有多么盼望智瑤的嫡長子趕緊降世嗎?他甚至連名都給想好了,要取名叫開。
當然,程宵的嫡長子也是智申取名,叫寬。
只不過吧?反正小宗程氏跟主宗肯定是不一樣的。
“穩妥之見,再待一月?”智瑤主動說道。
智申重重點頭,又說道:“便是事多,不可只顧正事,妻亦需多陪。”
并非智申自己是個好丈夫,他其實對程宵和智瑤的母親挺一般,對媵也沒有特殊愛好。
那并不是被智躒壓制,完全是智申的個性使然,也就導致只有程宵和智瑤兩兄弟,并且沒有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