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匯報。
子貢私心上還是很希望智氏能將注意力從魯國挪開,道德卻是不允許他在負責監控趙氏上面說胡話。
“趙氏于‘晉陽’約有三‘師’。此些兵馬攻代可也?”智瑤在搖晃著懷中睡著的崽子,說話也盡量輕聲一些。
子貢說道:“趙氏如攻代,我家必知。”
現在趙氏的“晉陽”那一片封地被智氏從四面給包了起來,他們無論是出兵向哪里都會途經智氏的封地。
因為智瑤早就在關注的關系,自己家安置崗哨這種事,誰能說出個什么不是? 所以,不存在趙氏出動大批軍隊,結果智氏卻是毫無知曉的情況。
當然了,智瑤希望趙氏搞事情,不可能干出集結起大軍又駐扎在“晉陽”附近。
智瑤的做法是調動了約三萬人到原中山國的地界,對外也沒有瞞著,公布那批軍隊是前往剿滅不愿意歸化的狄人。
話說,中山國雖然滅了,一時半會還真不算智氏完全掌控,清剿行動已經維持了將近三年,誰也不清楚到底什么時候才是個頭。這個就是占領異國的麻煩之一。
內戰的話,得看雙方仇恨值會有多高,再根據勝利一方的行政能力,總歸消化起來肯定比占領異國土地的快速許多。
子貢匯報完畢當即離開。
很早之前,智瑤就懂得了身份地位越高,需要處理的事情越多,類似的道理了。
匯報的人是一個接著一個。
這種消息,那種消息。
可以是內政相關,也能是與列國的邦交。
不一定都是什么大事,處理則是必須由能一錘定音的人來拿出決斷。
期間,崽子給醒了,打斷了智瑤的聽取匯報。
崽子醒來轉悠眼睛沒有一小會,張嘴就是啼聲。
智瑤連忙將崽子交給施夷光,再由施夷光送到芬嬴那邊去。
恰好也是到了博覽道需要跟智瑤談一談啟動內戰,應該最后確認的一些事項。
“如若開啟戰端,必有對戰韓氏準備;魏氏、狐氏、鐘氏如何抉擇,屆時方可得知。”博覽道說道。
為了應對開啟內戰的可能性高,智氏光是集結起來的兵力就達到七萬五千,其中的四個“師”已經用于對付齊國和魯國,有一個“師”在冠氏等待對付衛國;目前出于鮮虞周邊的三萬人馬,他們不被算入沒有作戰任務的那一個軍團。
等于說,今年智氏集結起來的士兵就達到十萬,并且已經有六萬五千左右投入作戰;剩下的四萬左右兵力則是暫時分散在各處,他們在進行的是自帶干糧接受相關的訓練。
也就是智瑤對智氏的改造還沒有到位,要不然每一年其實都應該在夏季征召適齡男子進行軍訓。最先搞這一套的是西漢,并且簡直就是太管用了! 耕戰國策是從秦國變法之后開始弄沒錯,只是真沒有每年定期訓練一說。隨時隨地都有戰事爆發,條件也不允許秦國這么搞。
所以漢人啊,他們在西漢和東漢,沒有殘疾的話,從十三歲開始到四十歲每年至少會服役一次,大多數服役是在家鄉當“更卒”,個別時候需要去邊疆當衛戍。
目前狐氏和鐘氏都很想加入到智氏和魏氏的聯盟,不管是態度還是行動都非常鮮明。
智瑤當然是接受了狐氏和鐘氏的示好,面對韓氏有意靠攏也給出了積極回應。
實際上,按照智瑤的想法,真的對趙氏動手的家族是誰都不應該是智氏。
他已經想好了步驟,一旦趙氏真的出兵代國,會讓狐氏在合適的時間對趙氏動手,打起來之后智氏再介入。
狐氏對趙氏動手會是一件很合情合理的事情,誰讓他們在天然上存在競爭,壓根就不用再找其余的理由了。
并且,狐氏真的動手就等于是向智氏納投名狀,不止是把柄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