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第291章:晉國秩序崩塌
又能是因為什么,還不是智氏近些年來的動作太大,一開始各個家族無法適應,很難想明白智氏到底是想干什么,等待衛國被兼并就有點回過神來了。
魏氏開始針對趙氏,看似是對智氏的一種配合,往陰暗的角度去看,何嘗不是一種打斷智氏既有節奏的做法?
之前已經提過,貴族子弟識字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情是學史,那么也就不會忘記趙氏是在誰的一力扶持下得到復立。
曾經趙氏一度被滅得只剩下趙武,他得到了趙莊姬的庇護,極力幫助趙氏復立的人是韓厥。
可能是晉景公覺得晉國還需要趙氏,或許是趙武身上有晉國公室的血,反正晉景公同意趙氏得到復立,隨后又給了非常年輕的趙武一個卿位。
韓氏對趙氏有大恩情,趙武大半輩子都在還恩,某種程度上韓氏能夠快速壯大,其實是趙武的一種還恩行為,后面也才有韓起能夠接任“元戎”一職。
在韓起擔任“元戎”期間,他辜負了趙武的信任,作為“元戎”卻是首個死命往家里扒拉好處,并且還影響了晉國對外布局的當權者。
沒有開玩笑,不管是趙盾、荀林父、郤克、欒書、韓厥、智罃、士匄或是趙武,他們會給自己謀求好處,問題是這些人保證了基本的德操,為自己謀好處的同時并沒有損害國家的利益,韓起就是那個擔任“元戎”卻道德敗壞的人。
幸虧后面還有一個擔任“元戎”卻是更不要臉的士鞅,有范氏干的事情更爛,一下子讓韓氏的壞名聲變得不是那么特別顯眼了。
魏駒的思維中,要滅掉趙氏就不能放過韓氏,不然天曉得某天韓氏會不會又拉趙氏一把。
歷史循環這種玩意吧?有可能發生就要極力杜絕掉。
再則說了,滅掉趙氏才有多少湯湯水水,將韓氏滅了大家才能大塊割肉的呀。
智瑤心里的想法是:“如果魏氏想用這種方法來拖慢我家向東的擴張,簡直是太天真了。”
滅韓氏?也許某天智瑤會想要滅掉韓氏,絕不可能是在滅完趙氏之后。
講一句天大實話,其實也就是趙氏現在無足輕重,并且有當攪屎棍趨勢,否則智瑤一樣沒有那么快滅掉趙氏迫切心理。
韓不信的葬禮結束。
來客大多是打道回府,個別人則是留在“韓”地了。
有那么一件事情,因為晉國近期鬧出來的動靜太大,導致好些諸侯并沒有派來使者參加韓不信的葬禮,關于這點韓氏絕對是要對那些沒有派人來的諸侯懷恨在心的。
重新回到“新田”的人極少,他們選擇各自返回封地。關于這點對想要動手的一些家族并不是什么好事,代表的是即將爆發內戰的消息泄漏了!
智申和智瑤來到了“鄴”城,同時派人將需要參與會議的人進行召喚。
“事已至此,趙氏必已得知眾家將攻,或將困守‘晉陽’頑抗。”智瑤說道。
正在聽的人都點頭。
攻打趙氏已經不具備什么突然性,趙氏經營“晉陽”伊始就是奔著修筑堅城的要求而去,一旦趙氏有誓死抵抗的決心,還不知道要花費多大代價才能拿下,又或者是根本就無法攻克。
智瑤又說道:“趙氏于‘晉陽’原有三‘師’,一‘師’往代,駐留二‘師’。‘晉陽’城內口眾約三萬,周邊約有十數萬,或可再征三‘師’用于守城。”
那就是“晉陽”會一個軍團的守城兵力,乃至于數量更多。這個要看趙氏有多么得人心,他們管理層的動員能力又是怎么樣。
孫武說道:“若行圍困之策,無三歲之久,恐難有功,亦需防備代國來援。”
這也是智氏要面臨的麻煩之一。
既然趙氏既有可能拉出一個軍團來固守“晉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