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第303章:魏氏想搞什么?
魏駒在新君即位的前一天才回來,顯得對這一件事情很是怠慢了。
不過,晉國卿位家族慢待君權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長久下來還真沒有誰再覺得國君不可冒犯。
又是過去了兩個“月”的時間,魏氏還是沒有能夠將“趙”城攻破。
其實城池攻防戰就是這般模樣,守城方只要事先有做準備,視準備有多么完善,攻城方攻打的難度就會隨之改變。一場城池攻防戰打個一兩年,乃至于拖個四五年或更長時間是常有的事情。
所以了,沒有任何一個家族能想到智氏可以在三個月內拿下“晉陽”這塊硬骨頭,偏偏智氏又在孫武的謀劃和操作下做到了。
以正常情況,智氏攻打“晉陽”起碼會耗費年,能不能打下來還是一個未知之數。
魏氏想要盡快拿下“趙”城的心情很能理解,他們將“趙”城拿下之后,能夠更早消化掉,再來也就只剩下對鄭國的用兵,某種程度上可以歇口氣,再看著智氏死磕“晉陽”那座堅城,乃至于是做另外一些盤算了。
比如說,一旦智氏因為攻打“晉陽”而精疲力盡,舉族又陷入了極度的頹喪,能怪別人起了什么壞心思嗎?指定是不能,純粹就是智氏無能才讓自己陷入危機之中。
如果趙氏真的在“晉陽”撐住了?有鑒于智氏的體量很龐大,設想智氏倒下能讓大家分到多少好處,不止魏氏會心動,其余的韓氏、狐氏或鐘氏,有哪一家不會心動呢?
誰都是拖家帶口的一大家子,能壯大的話,干嘛不抓住機會。真的因為情誼什么的放棄干掉最大威脅,豈不是在自掘墳墓?
魏駒回來之后詢問家臣,得知了近期發生的大小事,產生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疑問:“看著智氏將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到齊國身上?”
現在有兩個智氏的軍團前往攻打“晉陽”對吧?
從以前到現在,智瑤都是一個挺能征善戰的人,偏偏這一次沒有前往“晉陽”指揮作戰。
那么,到底是智氏盯上了空出來的卿位,還是齊國對智氏來說更加重要呢?
“或許是兩者兼顧!”魏駒心想。
畢竟,趙氏一再遭到削弱,哪怕長久以來苦心經營“晉陽”那邊,智氏都已經出動兩個軍團前往攻打,不能說不夠重視了。
相反,從智氏出動兩個軍團的規模前去攻打“晉陽”,能夠體現出智氏對“晉陽”的重視程度,并不能因為智瑤沒有親自前往就覺得不甚重視。
魏駒非常佩服智氏核心管理層的一點,滅掉衛國的事情沒有處理完,一直都在攻打齊國,又負責攻打趙氏苦心經營的“晉陽”區域,看上去竟是還顯得井井有條,沒有給外人看到絲毫的混亂。
關于這一點,只能說智瑤早期培養起來的那些人充斥到個地方,起到了他們應盡的作用,然后才能說智氏的核心管理層厲害。
說白了,高層有什么想法總是需要有人執行,缺了執行的人,有再好的施政方案都是白搭。
魏駒再一次看見智瑤時,同一時間看到其余的“卿”了。
那是一個晉國新君繼位的現場,眾“卿”肯定都應該在場,再來就是晉國的其余貴族,以及列國前來觀禮的使節,缺不了周天子派來的天使。
舉行登極儀式地點當然是“新田”宮城。
現下,宮城人一個個縞素裝扮,到處有著一些白色的布匹。
明明是新君即位,怎么會是這么一副場景?答案是晉定公還沒有下葬。
國家需要新的君主上位,以老舊君主薨逝為前提,肯定是要擺出縞素的場面來。
天官先出場,他站在大殿中央大聲念著晉定公的一些事跡,并非全是功勞,還有一些知錯就改的往事,最后再進行蓋棺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