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第351章:可以是大事,也能是小事
智氏的第二個五年計劃中有一項是修渠。
關于修渠,之前竇犨已經做了實地的勘探,做了相關的計劃方案。
只是,年邁的竇犨在走完一圈,撐著老邁的身軀做完了計劃方案病倒,半個月之后病逝了。
竇犨的逝世對智氏一個大到難以想象的損失,直接讓第二個五年計劃出現了不確定性。
智氏給予了竇犨極大的哀榮,并且優待了他的一眾子嗣。
跟隨竇犨一起做出第二個五年計劃的一眾人員也得到了優待,其中較為優秀的竇真、竇聘、竇朔分別接了竇犨的一些班。
“如若工程可成,我家可增耕田百萬畝。”智瑤說道。
看過相關計劃的智申早知道了答案,再一次聽到還是難免呼吸一頓,強烈的期盼感讓精神變得無比振奮。
智瑤又說道:“魏氏南向,韓氏向西,便有閑心亦是難以撼動我家,恰是再啟工程之時。”
鄭國不是那么好對付,光是一個“新鄭”就足夠魏氏頭疼的。
曾經的晉國出動三個軍團圍攻“新鄭”,并且還有七八個小弟隨行,一樣無法實際威脅到“新鄭”這座堅城。
趙氏修筑的“晉陽”說是堅城,它跟“新鄭”一比,幾乎就是小孩跟大人的區別。
這么說吧?鄭國都城“新鄭”的外圍城墻十三米高度、厚度六米,除了第一道外圍城墻之外,往里面還有八道城墻,每一道城墻的高度最低不會低于四米,宮城還直接建在山頂上。
當今的小破球,除了“新鄭”之外,真的找不到第二座這種城防的城池,可見其兇殘程度。
趙氏修筑的“晉陽”不過是城墻高度十二米、厚度六米,并且只有道城墻。他們比較傻的地方在于,西邊竟然有一座可以瞭望城內的山,選了那么一個位置,城內還有什么秘密可言?
天曉得趙氏到底是怎么想的。
不過,考慮到現在兵家只是一個雛形,百家更是只有一個“儒”早就有了,一些“明白人”看著很傻的行為,極可能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
要不怎么說后來者一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成功的可以借鑒;前面有人犯的錯誤被記載或總結,后面的人哪怕不知道正確答案,起碼能避開錯誤的答案啊。
智瑤不知道歷史上韓氏滅鄭國,攻打“新鄭”到底花了幾年。
那么一座堅城,人心不亂為前提,進攻一方想拿下絕對要付出極為慘重的代價!
以智瑤得到的各項情報來看,鄭國目前不說眾志成城,起碼鄭國沒有內亂的跡象,魏氏想短時間拿下鄭國先把怎么攻克“新鄭”研究明白再說。
至于韓氏?他們光是對付白翟都有點難度,明顯知曉唇亡齒寒道理的秦國也不會眼睜睜坐視白翟滅亡。
所以,韓氏同樣無法短時間內解決西面,哪怕有狐氏參與進去,一樣是那么前途未卜。
魏氏和韓氏都有自己的未竟事業,他們無法對智氏形成干擾,智氏這邊需要齊國自己亂一會,不正好是智瑤啟動第二個五年計劃的最佳時機嗎?
又一個春暖花開季節到來。
智瑤來到“鄴”,進城沒有安頓完畢就召喚公輸氏和竇氏的一些人。
“魯班……公輸班有了,墨子有沒有?”智瑤心想。
墨子現在不是墨子,他要有稱呼也是目翟。
現在的讀音跟后世不一樣,陳通田,目通墨,目翟就是墨子。
智瑤倒是知道墨子出生在宋國,派人去找了一圈卻沒有一個墨氏。
這是智瑤不清楚墨子本來的氏是目,直接讓找的墨氏,肯定找不到人呀。
另外,目氏是殷商后裔的一支,時間走到春秋晚期之后,目氏哪怕一開始是宋國公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