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智氏,純粹是魯國那邊突然爆發大規模起義,動亂向各國蔓延開去,乃至于啟動大工程的吳國都遭到影響。
如果智瑤能聽到司馬穰苴的心聲,會比較嗤之以鼻。
世界上會有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發生,老智家這一波卻不是靠老天爺給面子。
好多諸侯國會受到奴隸起義的影響,老智家顯得平穩是有自己對待奴隸的政策,關老天爺什么事?
但凡列國能對奴隸好那么一點點,不是讓奴隸階層感受到全然的絕望,會是一絲火星就被點燃嗎?
至于說吞并齊國很順利,不是老智家一直以來一步步努力完成的目標嗎?
擺明了就是老智家比其他人做了更多,準備上也足夠充分,輪到即將完成既定目標被認為是老天爺給面子,豈不是在否認為之奮斗那些人的努力?
應該用天時、地利、人和來定義智瑤選擇時機的正確,去體悟他在布局上的能力。
智瑤其實挺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里,不是搞什么發明創造,也不是指揮軍隊上面有多么厲害,大局觀上的優勢罷了。
齊國不會滅亡,他們的公族中會被挑選出一個人當國君,只不過是成了一城之君。
“便由公孫夏即位罷。”智瑤隨便說出了一個人選。
司馬穰苴問道:“安置何處?”
反正不能是“臨淄”,同時也不能是太繁華的地段。
智瑤說道:“可安置‘無棣’城。”
這一座城在“臨淄”的北方,大河改道之后被摧毀,后來智氏嘗試修葺起來,完成了一部分。
司馬穰苴還是沒有反對意見。
齊國跟衛國不一樣,首先是歷史底蘊方面齊國更足,歸還“臨淄”會給智氏形成比較大的威脅,產生威脅對智氏不好,其實對幸存下來的齊國也不好。
道理不復雜,殘存的齊國不搞事還能繼續祭祀祖先,一搞事就是逼著老智家將事情做絕。
那個公孫夏跟公子頑是同一性質,血緣關系上跟嫡系離得太遠,并且還沒有什么號召力。
智瑤這么搞也是一種常規操作了。
周王室分封之初有三千多個諸侯國,后來數量一再減少,內戰被滅的諸侯國,戰勝國一般就是選個無關緊要的戰敗國血脈留作祭祀。
在“臨淄”處理了應該處理的事項之后,智瑤便離開了。
這一次對各地的占領,武力只是一種輔助,各種民生的處理才是重中之重。
智瑤在“馬徑”會合了一大批愿意給老智家效力的原齊國貴族,開始了自己在各地的巡視。
愿意投效老智家的人還是占了多數,只是他們算是比較晚上車,很難有什么一步登天的機會了。
像是崔氏,他們固然是第一批倒霉,及時看清楚局面,原地跳反立刻混得風生水起。
齊國內部對崔氏當然有意見,只是有多么大的惡感倒是未必。
說到底,晉國和齊國都是周王室下面的分封國,真的要論起來他們首先同樣是周國人,什么晉人或齊人就是一個地域上的區分。
說了不那么恰當的比喻,周才是國家,晉或齊頂多就是個行政區。
正是因為大家首先是周國人,互相兼并也就更具備合理性。
換作是對上樓煩、林胡那些?看看有史可查的記載就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止會殺光他們的高層,其余人最好的下場也是成為奴隸,幾乎沒有第三條路能選。
所以,排外什么的,自古有之啊。
“那就是智氏的宗子,我未來的效忠對象?”章涂心態還是變得挺快的。
現在的民族觀念比不上家族觀念,效忠個人才是主流,不是忠誠于國家。
談不上什么思想的先進或落后,哪怕是到了長久的以后,效忠個人無視國家的例子也是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