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春秋做貴族第410章:真的是時過境遷啊
有沒有那么一種可能,魚腸劍其實就是一柄餐刀,只是被用來刺殺吳王僚,以至于太過于有名氣,附上了多種莫名其妙的傳說?
現在的貴族有兩種利器幾乎不離身,第一件利器就是佩劍,用來格斗的兵器,也是高人一等的象征;第二件利器則是用來割肉的匕首,它其實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
別以為能夠佩劍不怎么樣,在有些人看來能夠佩劍非常重要,乃至于會時時刻刻帶在身上彰顯身份。
不是有那么一個故事嗎?落魄到不行的韓信總是劍不離身,一再遭到嘲笑仍是不愿意解劍,何嘗不是說明韓信想要恢復祖先的榮耀,用佩劍時刻提醒自己不能松懈,或者佩劍已經是韓信僅存可以用來追念家族榮耀的一件東西。
佩劍曾經是貴族彰顯身份的一種做法,能文能武的士人也會時刻佩劍,他們也真的能拔劍殺人,直至后來被一幫手不能提又五谷不分的家伙搞成了單純的裝飾品。
智瑤實在太好奇卷軸里面有沒有藏匿兵器了。
因為豫讓已經不是護衛頭子,新的護衛頭子智英跟智瑤的默契還沒有建立起來,以至于根本無法用眼神交流。
“取之輿圖、戶冊,解開一觀。”智瑤說道。
什么讓間伯近身親自介紹之類,不可能的事情!
間伯卻是不想交出卷軸,大聲問道:“智伯納降?”
這就讓智瑤更好奇和期待了。
要是卷軸里真的有藏匿兇器,事情會變得很有趣啊!
在智瑤的示意之下,帳內武士將間伯控制起來,卷軸也被解開,一柄重物掉在地上的沉悶響動是那么的特殊。
那是一柄什么玩意?并不是短劍,也不是餐刀,看著像是一柄矛頭或者錐。
這……
智瑤瞪大了眼睛在看,猛然間一陣“哈哈哈”笑出聲來。
“妙,妙,妙啊!”智瑤覺得那是一柄錐,沒想到自己也能得到始皇帝的待遇,有人想用錐殺死自己。
間伯看到事情敗露,大聲呼喊道:“此事我主不知,乃是伯一人所為!”
所以,意圖刺殺是真的,只是劇本并不按間伯設想的去走。
卷軸后面也被查清楚怎么回事,是山川輿圖和戶冊沒有錯,卻壓根不是魏氏真正的山川輿圖或戶冊。
智瑤用手勢示意把間伯拉出去解決了。
魏氏又一次預謀刺殺智瑤啊?
哪怕間伯沒有帶來藏匿兇器的卷軸,僅是他的到來就會讓智氏有很多操作空間。
比如,間伯沒有意圖刺殺,完全可以制造出一次刺殺未遂。
只不過,間伯真的想要行刺會讓事情變得更好辦一些。
畢竟,假的就是假的,哪有真的來得理直氣壯呢?
很快,魏氏再次對智瑤行刺未果的消息被傳達全軍,同時間伯的首級也被智氏的騎兵帶到“魏”城之前。
得知消息的智氏眾人,他們當然是滿心憤慨與怒火中燒,恨不得立刻實施攻城。
然而,準備沒有就緒之前,智瑤沒有可能貿貿然下達攻城的命令。
手提間伯首級的智氏士兵,他對城頭展示間伯的首級,并且大聲述說魏氏竟然又再次行刺,痛罵次數多到令人快記不清楚的假投降,等等卑劣的事跡。
魏斯就在城頭之上,看到間伯的首級,以及聽到那些話,臉上有著真實不虛的錯愕。
那么就是說,間伯前去刺殺并非來自魏斯的授意?
其實不管是不是魏斯的授意,情況幾乎沒有區別,一定會被智氏以及其余人認定是魏斯的動作之一。
當然了,間伯這一次的行動帶著太多不確定性與謎團,也許某天他會在《忠烈傳》有一席之地呢?
“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