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君臣會議將要結束時,帳外傳來通報,說是原君瑤送了一壇佳釀過來。
一時間,不少人露出了追憶的表情,著實一種恍如隔世撲面而來。
交戰狀態下依舊保持禮節,有雅量就送對方一些什么,比如酒?這種事情在以前是一種常態。
可惜的是前520年左右之后,類似的事情是一次比一次少見,近十年來更是一次都沒有發生過了。
原國送來的酒,看裝酒的壇子款式,僅從外表一看就是精品。
“整個壇子都是玉石?”這一刻,有太多人被震驚到了。
其實并不是玉石,說白了就是智氏在研究玻璃時出產的色彩渾濁又帶有氣泡的廢品,后來研究出了另一種工藝。
楚君中剛要說原君瑤不失雅意,話還沒有說出,也幸虧沒有將話講出來。
“原君特地吩咐,送到令尹手中。”
子國聽得露出了得意的表情,看到楚君中滿臉的錯愕,心里不由一愣,反應過來霍地站起來,大聲說道:“原君此舉,乃是離間我與大王啊!”
楚君中盡量不使自己表情顯得太難看,勉強笑著說道:“他國之君贈寡人的令尹佳釀。此乃令尹才華傳達諸侯,原君亦是喜愛。實為大楚喜事!”
話是那么說沒有錯,令尹越優秀的話,楚國才能越好。
只是,怎么就那么令楚君中心里不舒服呢?他想道:“智瑤這是在故意羞辱寡人嗎?”
也能那么理解。
畢竟,他國的國君贈送禮物給一國臣子,偏偏一國之君沒有,真將不放在眼里表達得太清楚了。
當然了,誰都能看得出是一種離間計,楚國形勢一片大好沒有人會多想,奈何楚國不止國家形勢不太好,今次交戰也好像有點不妙。
一旦大體情勢差,許多很小的事情絕對會被放大,不要提上一刻楚君中還覺得看不透子國一再對貴族妥協到底是什么用心了。
楚君中覺得受到侮辱,還能理解原君瑤送來佳釀是想激怒。
或許楚君中可以沒有表示,他的臣子卻不允許自家國君受辱后無動于衷。
有最先反應過來的屈懷站起來,怒聲道:“原國此舉用心險惡,不可不報!”
以為只有曾經的晉人睚眥必報嗎?楚人從遠古到現在的氣量一點不比晉人大。
子國更加不能沒有表示,走上去將那一壇酒摔在地上,比較尷尬的是地面為木板結果,酒壇子又比較厚實,一摔竟然沒摔碎。
他看著在滾動的酒壇子,順勢一腳踹到旁邊的實木梁,可算是傳出了破碎聲,結果也讓帳篷里瞬間彌漫了香醇的酒香氣味。
聞到酒香的好些人,鼻子抽了抽,一臉可惜地看著漫得到處都是的酒水。
酒壇破碎后,他們才發現壇子是外層抹上了一種不明物體,里面是陶器的結構。
從這一點來看,原國那邊的陶器工藝和玻璃工藝好像得到很長足的發展呀?或許都已經將瓷器給創造出來了???
“大王,今夜本有安排夜襲,臣往之親自統率!”子國一副康慨激昂模樣地說道。
原軍是遠道而來,白天的時候一再被干擾,營盤的完成度可能也就七八成?
由于無法專心致力立營,原軍的營盤肯定缺了不少防御工事,確確實實是夜間偷襲的絕佳機會。
楚君中沉吟了一下下,說道:“原軍此舉有意激怒于我?夜間必有防備,乃至設下陷阱。再往夜襲……”
后面的話不用說了,中伏的可能性簡直超大。
再則說了,原君瑤善于偷襲是舉世皆知的事情,想要夜襲一個“偷襲大師”的營盤本來就不容易,再有剛才搞得那一出,及時收手或許才是最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