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基因里多多少少都有點巨物恐懼癥,越靠近捍衛者號,李涼越有一種“大廈將傾”的感覺。
當他們一路小心翼翼,躲開射燈,摸黑穿越崎嶇嶙峋的海底,抵達捍衛者號下方時,已經看不出面前是一艘潛艇,而像是站在一面宛如神跡的巨墻下。
爬滿“巨墻”的珊瑚死亡后,留下形狀各異的骨骼,有的枝杈繁密,鋪展如林,有的一蓬蓬一簇簇,像精心雕刻的工藝品,有著復雜多變的結構。
k打開了后背上的散射光源,周圍海水朦朦朧朧,翻涌著白色的“灰塵”。
李涼想踩著一蓬珊瑚骨往上浮,好讓視野更清晰一點,卻沒想到,剛把腳放上去,珊瑚骨便徹底崩散,化作一團隨流飄蕩的白色粉塵。
他只能默默嘆息。
這是一片凝固在時光中的消亡。
真他媽作孽。
這時。
屠然豎起大拇指,向上擺動,示意眾人上浮。
經過剛才半小時的海底跋涉,李涼感覺體力快要到達極限,再加上體溫低,整個人都發木,萬幸出來時穿了浮力補償器。
控制氣瓶中的部分氧氣充進背心狀的浮力補償器,李涼緊緊跟在屠然下方,順著艇身快速上浮。
十多分鐘后,屠然停了下來。
李涼控制補償器,也停下了身形。
從這里往上,珊瑚骨越來越少,黑色的艇身逐漸呈收攏的弧度,可見他們已經越過了捍衛者號的中線。
巨大的射燈就在頭頂,從這個位置看去非常明亮,四艘潛艇朝著不同方向,圍繞艦橋懸停,從涂裝上看不出歸屬勢力。
李涼并不意外。
既然是暗度陳倉,李貞觀當然不會動用秩序局的潛艇,以其秩序局局長的身份,搞幾艘潛艇并沒有多難。
屠然觀察了一下位置,開始橫向往艦橋方向游去。
李涼低頭瞥了一眼,其他人根據體力不同,處于不同深度,最靠近他的是k。
認識十年的老書友給我推薦的追書!真特么好用,開車、睡前都靠這個朗讀聽書打發時間,這里可以下載
擺手沖下方示意了一下,他開始橫向移動。
沒有設備幫助,他游得非常艱難,快要精疲力盡時,終于抵達艦橋下方。
果然,燈下黑。
這片區域伸手不見五指。
等所有人聚齊,李涼一馬當先,摸著艇身向上浮去,如此勇猛不是他突然來勁,是再不進去,他就要凍死個屁了。
幾分鐘后。
李涼突然感覺有人拽了一下他的腳。
低頭一看,屠然用手比劃了一個繞行的動作。
原來已經到了出入口的高度。
李涼比了一個ok的手勢,整個人貼在艦橋上,一點點向側面移動,同時注意著頭頂上方潛艇的反應。
十多分鐘后,他的手摸到了一個突出的金屬螺栓。
終于到了。
頭頂上的潛艇始終沒有反應。
這也正常,相比捍衛者號的尺寸,幾個人類和螞蟻沒什么區別,再加上他們穿著深海潛水服,隔絕了大部分熱量,即便李貞觀的潛艇裝配了熱感應,聲吶之類的東西,其精度也是用來偵查敵對潛艇的,不可能精準到幾個渺小的蛙人。
李涼努力放緩呼吸減少氣泡,慢慢翻了個身,探頭看去。
身邊確實是個艙門,直徑大約十米,非常厚重,從縫隙間的板結雜質來看,應該很多年都沒有開啟過。
雖然之前看過全息結構圖,可當時心思沒在那上面,李涼早就忘了這扇艙門通往什么地方,屠然就更不知道了。
但是,一般來說,潛艇艦橋都是作為指揮艙或觀察艙使用,屬于機要位置。
接下來有多危險,關鍵就在于李貞觀究竟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