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趙東聞言茫然了一下,旋即反應過來,粗糙的面龐上立刻露出驚喜的笑容:“真的成了?”
“真的成了!”張定均同樣很興奮:“剛剛出來的統計,同樣是進口合金鋼,用咱們的3號退火爐用氣量是1260立方米,而用改造后的5號退火爐只用了945立方米,整整減少了25的用氣量。”
“25……我滴個乖乖,這么多!”趙東有些愕然。
“如果實際應用的話,比這還多呢!”張定均卻不以為然。
“你是說節氣量超過25?”
“那是當然!”
張定均一臉驕傲的說道:“一來我們覆蓋的涂層比較薄。其次涂層并沒有覆蓋整個內爐壁,大約只完成了65。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5號爐的爐齡較長,爐門與臺車,爐門與爐壁的縫隙都比較大,工作時內部的爐氣溢散較多,如果把這些弊端都完善的話,節氣量能夠達到35左右!”
“35?”這下趙東是真的驚了:“那可是三分之一還要多,這下咱們車間不用愁燃料不足的麻煩了,哈哈……”
“小趙,你們剛才說的是什么?我怎么一句都沒聽明白?什么節氣量比25還多,什么能節省三分之一?”
就在趙東因為高興,笑得后槽牙后漏出來時,李鑫終于是忍不住,狐疑的道出心里的疑問。
不只是他,鄭勇、黃治國等人同樣一面迷糊的看著趙東和張定均,只覺得這兩人剛才的對話跟天書一樣,根本就聽不懂!
“是這樣的老領導,我們熱處理車間不是面臨能源供給問題而無法進行擴建,耽擱廠里的109魚雷項目嘛。
廠里頭和局里面為此著急,我們車間自己心里同樣也很急,于是我們便組織車間里的干部職工集思廣益,建言獻策,然后利用我們報損的5號爐進行試驗,本來也是死馬當活馬醫的笨辦法,沒成想還真被我們弄成了……”
心情舒暢的趙東,此時說話也有了底氣,旋即就把熱處理車間集中力量進行節能技術開發的事兒說了一遍。
事實上也八九不離十,只不過集思廣益的想法不是趙東想出來的,而是他師父陳繼祖給他出的主意。
要知道當年建廠時哪有那么多工程師和技術人員?
都是這幫老師傅坐在荒無人煙的空地上,你一言我一語,把棘手的事情一點的一點啃下來的。
既然老師傅們當年都能一起解決問題,如今他們熱處理車間怎么就不行?
正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熱處理車間上上下下近百顆腦袋,單拎出來或許沒有人專業的技術人員厲害,但合起來說不定就能行,畢竟他們是一線的生產人員,相關的經驗和技巧可不是書本上能學得到的。
于是趙東就把全車間的人召集起來,要求每個人提一個意見,然后從中篩選出可行的進行試驗。
至于能不能成功趙東說實話心里也沒底兒,不過做了總比干等著強,最起碼也能上廠里上下看到他們熱處理車間絕不坐以待斃的態度!
結果這事兒還真被他們給做成了!
聽完趙東的話后,李鑫的眼眸中流露出幾許贊賞之色,但卻沒有立刻表態,而是看向了跟他一起的鄭勇。
鄭勇卻不置可否的搖了搖頭:“節能的方法有很多,如果是以犧牲設備的性能,降低產品質量……這樣的節能應用實屬本末倒置!”
話音未落,鄭勇便看向自己的學生黃治國:“沒記錯的話,你們廠在節能這塊沒有相應的技術儲備!”
黃治國點點頭:“目前還沒有!”
“那你們用的是什么原理?”鄭勇抬眼看向趙東和張定均!
那意思很明顯,根本就不相信熱處理車間能獨自解決所謂的節能技術,對此別說黃治國了,就是負責陪同的溫林都沒法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