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說者無意,聽者有心。
張定均這番話還真就沒啥特指的地方,鄭勇和黃治國卻偏偏對號入座了。
特別是鄭勇,老臉更是直抽抽,沒辦法他這個搞經濟的就是會說漂亮話的,同樣也是張定均嘴里沒事兒瞎嗶嗶的那類人。
你說鄭勇心里能不氣嘛!
然而鄭勇氣不氣,李鑫可沒心思管,他現在就想著一件事兒,那就是經過改造的5號爐能不能做出合格的產品,于是二話不說直接就朝著5號爐走去。
在那里廠技術科和工藝科相關的金相專業人員正在對出爐的船用齒輪部件兒進行初步的探查和檢測。
很快初步的結果就出來了,李鑫迫不及待的拿著兩份改造前后的對比報告,緊繃的臉終于是露出路如釋重負的笑容:
“不錯,真的很不錯,檢測結果與改造前的水平基本保持一次,這說明你們廠的這項技術取得了成功!”
說著就把檢測報告遞給溫林:“之前聽說你們廠獨立解決了109魚雷生產上的兩個難題,剛開始我還不信,畢竟這漓東廠建廠時我也是出過力的……”
這番話李鑫說的是感慨萬千,想當年這里就是個荒無人煙的山溝溝,包括李鑫在內的一眾技術人員被上級從全國各地抽調過來,對漓東廠等一批三線廠進行規劃和籌建,從那時開始李鑫便與這漓東廠結下了不解之緣。
所以漓東廠的上限在哪兒他比誰都清楚,但也正因為如此,李鑫一直為包括漓東廠在內的三線廠奔走呼號,希望上級單位能支持三線廠突破發展桎梏。
只不過這條道路異常的艱難,光說是沒用的,關鍵還得看實踐,這便是所謂摸著石頭過河。
沒辦法,古今中外,三線廠這樣靠著計劃經濟建立起來的企業,如何轉型發展、實現改革根本就沒有先例,除了自己摸索別無他路。
所以李鑫也是走一步看一步,沒啥好捷徑可走。
而如今在此時此地的漓東廠,李鑫似乎看到了一絲微不可查的破局之法,但又因為某些局限又有些不得要領,可不管怎樣,李鑫覺得就這樣讓漓東廠繼續走下去,總是有看明白的一天。
也正因為如此李鑫的話十分懇切:“因此廠里的情況我是很了解的,是知道漓東廠存在著巨大的困難。
不過好就好在漓東廠始終保持剛建廠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創業精神,繼續發揚人民群眾偉大創造力的實踐經驗,以充分的實踐和豐富的經驗作為基礎,最終完成了不少人視為不可能的奇跡!”
“老領導,您謬贊了!”
溫林趕緊接住李鑫的話頭:“我們也是踐行局里改革實踐的精神,能自己解決的就自己解決。
畢竟109魚雷是一項史無前例的項目,很多關鍵的技術難題不單單是我們廠的技術空白,同樣也是局里,乃至全國的技術空白,我們要是靠等、靠要、靠拿,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拿出109魚雷。
問題是我們等得起,部隊上卻是等不起的,國家的萬里海疆是等不起的,所以困難再大我們也要克服,哪怕難度超乎想象,我們也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點一點的攻破它,為此再苦再累也不怕……”
一番話溫林說得是頭頭是道,激昂不已,還好此刻溫大偉沒有在這里,否則覺得對會驚掉自己的下巴,這還是平日里只會講大道理,一副正牌凜然的老爹嘛?
這唱高調、喊口號、無形馬屁的段位也是蠻難的嘛!
果然你能坐廠領導的人都不能只看表面!
當然,李鑫高興的直樂呵是不可避免的,不過老領導畢竟是老領導,不可能因為溫林的幾句話就被弄得找不到北,而是呵呵笑道:
“沒想到你不茍言笑的溫林也能說出這番話,不錯,也算是進步了,但不管怎樣,人民群眾的創造力還是不可小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