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小舟道。
“主使者可能是逃亡國外的許守行。”方朝陽道。
“你從哪里得來的消息?”
“昨晚他又來電話了,我們還聊了很久,他對此事是知情的。”
“也不能完全確定就是許守行,但我會跟警方提及,作為審訊時的參考。”
“有時間再聊吧,采訪還沒結束。”
“呵呵,我倒是有些迫不及待了,想看看電視上的你,形象有沒有變化,很多人可是不上相的哦。”海小舟笑道。
劉媛回來了,采訪繼續,她話鋒一轉,談到了青山村,這個封閉落后、交通不便的小村,曾經溫飽都很難解決,現如今,非但已經舊貌換新顏,踏上了富裕之路,未來發展的形式也非常喜人。
這才是這次采訪的主要目的,通過方朝陽,更進一步了解青山村,解析發展模式,為其它鄉村的發展,參考。
“方法官,當初你捐資二百萬,建設了小學,出發點是什么?”劉媛問道。
“個人為人,教育要放在首位,正所謂百年根基,教育為本,只有教育搞上去,才能為村域經濟的發展,源源不竭的人才動力。”方朝陽侃侃而談。
“有句老話,叫要想富先修路,當時為什么不想著先修路?”
“想過啊,錢不夠。”方朝陽道。
劉媛被逗笑了,方朝陽又說道“后來是海豐建筑捐資修路,前后投入近千萬。”
“方法官,你有沒有想過,以青山村當時的收入情況,拉動超過千萬的投資,會不會不值得?”
“這是基礎投入,也是鄉村發展的關鍵。要想實現全民共同富裕的目標,修路建橋方面就能過分計較,不能完全從經濟效益的角度去考慮。試想一下,如果道路四通八達,物資流動更為活躍,鄉村經濟得到發展的同時,整體經濟水平也會顯著提升,終究會利大于弊。”方朝陽有些激動道。
“方法官,聽起來,你好像在為鄉村發展代言。”劉媛笑道。
“如果可以,我愿意為村域經濟的發展代言,希望大家多多投資鄉村,相信也能獲得豐厚的回報。”方朝陽道。
“通過了解,我們已經知道,如今的青山村,不但成為了特種蔬菜種植基地,還修建了礦泉水工廠,一躍成為鄉村經濟發展中的佼佼者,而且速度很驚人。你覺得,青山村的這些機遇,是幸運的成分更多,還是發展的必然?”劉媛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