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踏上修仙路
第一一七章 天子河 雨墨進古鎮
雨墨看著山間的樹,是越往山上越是發黃,只有山下有幾棵樹還有著綠色,這點綠色在雪地中是那么的顯眼,一眼就能看到綠樹上的果子了,這也不知是什么樹,在寒風中還保留著一份綠。
這船在河中前行的速度快了些,因為北風的緣故,雨墨看著那林仙童躲在船艙里不出來,雨墨知道那是他怕冷,身上衣服也太淡薄了。
看著兩側的山峰在向后遠去,雨墨在風雪中看到的小鎮不算遠了,看前面有人工開鑿的大堤,是阻擋洪水的利器,看河的另一面沒有大堤,只有紅紅的楓葉在樹間飄蕩,這是一片楓樹林。
楓樹林對應著堤壩,好似一對永不相見的冤家,因這都在河的兩岸,真是好死不相往來。
小船繼續向前,轉過了兩道彎,映入雨墨眼簾的是一段更加高大的堤壩,堤壩能有幾千米長,在堤壩的中間位置有一土制的高臺,高臺下面有木制的欄桿,這是一個渡口。
渡口上是人來人往,一片繁榮的景像,河中有幾條船,船上裝載著貨物,幾個大漢正在往船上運著貨箱,也不知里面是什么珍奇異寶。
雨墨行至渡口附近,背著林仙童跳上的岸,在跳上岸后,雨墨的手一招,那神行舟在人們不注意的時候收到儲物空間中,雨墨跳上的岸看著這渡口。
在雨墨拉著林仙童走上這堤壩,看著堤壩的另一面是一個繁華的景像,看這遠處有一座土制的高臺,雨墨不知道用處,看著這個小山村的建筑是那么的富裕。
看著前面的小山村是那么富裕,是那么繁榮,雨墨看著腳下的堤壩。
看著這古老的堤壩,堤壩的最外面是一層夯土,夯土的厚度大約得有二丈左右,堤壩的最里面是由青磚砌成的,從里面向處看好似城墻一樣,空氣中彌漫初冬的寒意,這古老的“城墻”向雨墨展示著,這小村莊的不凡,展示著這村落的久遠。
雨墨看著“城墻”上的深深勒痕,知道這座小村經歷了無數的風雨,雨墨看著腳下的青磚,留住了多少歲月的斑駁,才會有這種沉甸甸的勒痕。
看著參差不齊的小院,好似有序的排列,小院中悄無聲息,沒有看家的狗在狂吠,只有不同的身景在小院中來回的奔走。
雨墨喜歡這種與林仙童漫步在這小村的街道上,尤其是到了初冬,那種冬天的心境還沒有完全來到,交織秋天的氛圍,無盡的秋意,蔓延在心底和眼里,踏過古老的城墻,雨墨來到了這小村的村口。
只見村口立有一個大的石碑,碑上寫有“萬古鎮”。
下面還有幾行小的字,雨墨細細的看去。
“天子立于河上游,萬古小鎮立豐碑,烽火雖去村還在,萬年不倒萬古鎮。”
看著小鎮下面的幾行小字,雨墨和林仙童都摸不著頭腦的,這天氣的陰涼使林仙童上下牙都要合到一起了。
正值中午,家家戶戶冒著炊煙,從城墻上看,這好似一棵棵巨樹,直上云端。
看著這小山村,都住在堤壩的里面,在這片開闊地上最少能有幾百戶人家,在遠處的山坡上還有幾十戶人家,這個小村莊看似十分的安寧,看著也十分的祥和。
看著村落的最后方,好似有一個祭臺一樣的高臺,
臺子的正前方隱約能看到“烽火”二字,這個小村還是一個兵家必爭之地嗎?
在這山間,為什么會有這么一個小鎮呢,看這小鎮上的建筑,好似比較久遠,離現在的建筑的風格有所不同,這個是林仙童看出來的,對于雨墨來說,房子的新舊根本看不出來。
看著這小村中,房屋的錯落有序,雨墨看來每一座房子的分布都含有一定的深意,是每一處每一家都按照要求來建筑的。
雨墨為什么會有這種感覺呢,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