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你那筆記里記得都是些什么東西?”
“額,是我在大學時做的一項研究,不過因為某些材料的問題,被擱置了下來。”江德銘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那筆記里邊的內容他還記得,同樣是個小家電,當時他是因為想起了自己穿越前看過的一本小說,里邊的主角靠著家電發家,江德銘突發奇想,覺得有不少東西是在當前就能制造出來的,便開始了自己的研究。
起初他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趣味,但后來發現,這玩意似乎對目前的時代也挺有用的,這才開始真正投入精力去研究。
沒想到還真做出了幾樣東西,可惜有些東西國外早有了,而江德銘手上的這些又沒有大批量生產的可能性,便被他給拋棄了。
這次被棒梗偷去的,就是他做的關于cd機的研究,在江德銘那個世界,是在八十年代初期由島國索尼公司發明出來的,這東西對于現在這個時代來說,實在是太超前了,加上制作磁盤需要用到聚碳酸酯,這個國內目前還無法生產,就算把cd機弄出來,沒有磁盤,這機器也是堆廢鐵。
江德銘本來也沒想著研究這個的,但那個時候剛好簽到出了這個東西,便研究了一下。
江德銘的那些同學曾經笑話過他,明明學的是機械工程,造火箭衛星的手藝,卻被他用在了制造這些小玩意上。
江德銘對此完全不在意,反正做這些東西也沒耽誤他學習。
結果幾年大學下來,江德銘自己都不記得自己搞了多少東西,這還得加上簽到送的一些東西,這才導致了他上次搬家的時候,大包小包一大堆。
要不是被棒梗偷了,江德銘都快想不起自己曾經做過這項研究。
你要說它特別重要的話,又不算是,說不重要的話,又還挺重要的,因為里邊涉及到的一項技術,在別的項目上也能用到。
“你這到底做的什么研究啊?”陳教授問道。
“您聽說過聚碳酸酯嗎?”
陳教授點了點頭,聚碳酸酯早在1898年就被一個漢斯貓的科學家合成出來,應用的范圍十分的廣泛,陳教授自然聽說過。
“你做的這個研究跟聚碳酸酯有關?”陳教授問道。
“也可是說是,不過主要是關于聚碳酸酯的一種新型應用方式。”
隨后江德銘便將自己對cd機和磁盤的設想,告訴了陳教授。
聽得他云里霧里的,他又不是材料學畢業的,cd機多少還能李杰,但磁盤就完全不懂了,隔行如隔山不是說說而已。
“不管怎樣,都得把筆記拿回來,現在用不上,不代表以后也用不上。”陳教授道。
江德銘點了點頭,本來他就想著找所里的人出面幫著說說話,緊早把這事給解決了,現在陳教授愿意出面就更好了。
車子很快就停在了街道派出所的門外,江德銘跟陳教授一起下車走了進去。
陳教授也沒有以勢壓人,而是擺出了自己的身份,希望能讓所里的同志盡快將江德銘的筆記拿回來。
本來就已經結案了,就算陳教授沒來周志明也準備將東西還給江德銘,現在他過來了,還省了他的事。
正常來說,這事到這里也已經結束了,但陳教授的出面,讓街道的人瞬間重視起來,這種事情發生一次就夠了,要再來一次的話,簡直是在打他們的臉。
加上看陳教授對江德銘那本筆記重視的模樣,讓所長都有種心驚膽戰的感覺,別真的是什么了不得的東西吧?
所長想了想后,覺得開個會議,讓所里的同志們在最近加強巡視,同時也要讓街道辦那邊對居民們進行宣傳,棒梗可以當成一個反面例子,至于他會不會因此社死,這并不在所長的考慮范圍內。
從對棒梗的審問中,他們得知這個小孩根本就是個慣偷,別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