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站門口。
“爸,這邊…”
“爸…”
“你們咋都來了?”
老大爺笑的很開心,卻還故作嚴肅的責怪著兒子兒媳都來接他了。
“嘿嘿,爸,你第一次來京城,我們就一起來接你了。”
“小俊小珂快叫爺爺。”
一男一女兩個小孩子牽著母親的手,怯生生的躲在母親身后,只露出一個小腦袋偷偷的打量著眼前的老人,他們聽父母說過這是爺爺,以前見過的,只是他們不記得了。
“爺爺…”
兩個孩子猶豫了一下,來到老大爺身前清脆的叫了一聲。
老大爺很激動,一把抱起可愛的孫子孫女好一陣稀罕,哪還有剛才在火車上的愁苦糾結。
然后一家五口邊聊邊走,不時響起開心的笑聲。
火車上的那對老夫妻果然沒說錯,天下的父母其實都差不多,都希望能經常跟家人團聚。
可惜,就算在交通發達的后世,這依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每個人都面臨著各種壓力,既有金錢這個最現實的壓力,也有家鄉的那種無形的精神壓力,甚至有的人一年都回不了家。
就算科技發達,能視頻又怎么樣,畢竟不是父母需要的陪伴啊。
…
賈易順著人流出了火車站,時間還早,他也不準備現在就回家,而是先去院子里把特產放進地窖。
這么多東西他也不能一次帶回家,而且也沒這個必要啊,放在這邊以后可以隨時取用。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還要花時間把那些特產都整理一遍,回頭親戚朋友,街坊鄰居都要象征性的送一點,這是免不了的禮節。
雖然不送也可以,但是那樣一來,他的名聲可就不好聽了。
畢竟不管什么時候,喜歡說閑話的人都不少,而且,三人成虎,傳著傳著就變了樣,最后還指不定變成什么壞話呢。
不過,就算要送特產,也不用太好,他早就打算好了,對鄰居就決定送淡菜了,這東西是干貨,一家送半斤就已經很夠意思了。
而且,這是吃的,還是肉,相信鄰居們肯定也很滿意,絕對挑不出他的毛病來。
四合院二十幾家,十幾斤淡菜也就夠了,賈易簡單的看過王今送的東西,光他一個人送的那一袋就有三十多斤淡菜了,應付鄰居是綽綽有余了。
打開院門,四處看了一遍。
“小卉小當槐花干的不錯,看樣子就是經常過來打掃的。我果然有先見之明,把另一份鑰匙交給了她們。”
自得一笑,賈易直接來到了地窖。
仔細整理起從天津帶回來的特產,王今沒說謊,他送的全都是漁民自家制作的干貨。
鮑魚干,紫菜,淡菜,魷魚干,蝦干,還有各種魚干。
加起來都有兩百多斤了,而且其中還有一些極品貨色,特別是那些大鮑魚,品質極好。
總得來說,賈易賺大了。
賈易再打開史武給的那幾個大袋子。
好吧,他這邊就更夸張了,跟王今一樣的干貨都有六百多斤了,其中還有十幾罐蝦醬蟹醬,家人都沒吃過,可以帶回去嘗嘗。
“可以給親戚朋友也送一點,反正我已經學會了制作方法,等桃源海鮮的蝦蟹壯大了就可以制作更好的了,完全沒必要留太多。”
最后就是幫賈易買的兩袋子特產了。
首先就是包的嚴嚴實實的天津泥人彩塑,打開一看,都是一些喜慶主題的泥人,有獻壽桃,身著紅衣的娃娃,十二生肖等等。
數量不少,用來打發家里那兩個纏人的妹妹是足夠了。
桂順齋糕點,其實就是后世熟悉的薩其馬、蜜麻花,還有一品桃糕,賈易弄了一點嘗了嘗,味道屬實不錯,這也可以給幾個親戚送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