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象歷度,謂之綴術(shù)。”
“內(nèi)算以混元為宗,外算以細分為理,兩者各有所長,卻如南轅北轍,即便最后能夠殊途同歸,但也暫時不可混為一談,需各有認知。”
“夸父逐日,以圭表測影得‘天垂象’,定太極分陰陽。”
“伏羲畫卦,以河圖洛書演化五行八卦,是以大道沉淀,天地開辟矣。”
“你問我太極當中為何有陰陽魚,那么你首先得理解日月運行的軌跡并不單純因速度而定,你須知四季當中就有五行。”
“知道了這些,我們再來觀星。”
“再來看這些‘天垂象’后‘圣人則之’的道,又有哪些象可以來印證。”
老天師敦敦教誨,不可謂不盡心,張執(zhí)象雖然有些現(xiàn)代科學造成的固有觀念,但卻也宛如打開了一個新世界那樣,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這一夜。
老天師指著星空,告訴他四季五行,木火土金水,在星空當中,此五星也按照這個順序,會依次出現(xiàn)在北極天空,每星各行72天。
所以古時有五季,十月,每月36天。一年360天,剩下5或6天過年。
水星在每天的子時與巳時出現(xiàn)在北方,每月一、六(初一、初六、十一、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日月與水星相會于北方,每年一月、六月,黃昏時可以在北方看到水星。
火星則是二、七。
木星則是三、八。
金星則是四、九。
土星則是五、十。
故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河圖,就這么畫出來了。
河圖記錄的是星空的變化,而所謂的龍馬負圖,則是“天垂象”了,老天師說,在洛陽城北的卦溝,如果河水干涸現(xiàn)出河床的形狀,會是一副蒼龍圖。
而龍首的形象,又是一匹馬……
龍馬并非一種生物,而是龍和馬,正如張百川曾經(jīng)分析的羽蛇神那樣,并不是羽蛇,而應該是羽和蛇……
總之。
卦溝的形狀與天空的蒼龍七宿一模一樣,龍馬負圖,天地在這一刻匯聚,緣分如此奇妙。
天垂象,圣人則之。
于是,記錄星空,認為天空之上,有大道可以指導文明前行,遂繪制出河圖,北1、6,南2、7,東3、8,西4、9,中5、10。
奇數(shù)為陽,偶數(shù)為陰。
故而居中有陰陽,大道左旋,5為陽在左,10為陰在右,太極便多了陰陽魚……也正是太極陰陽,才能解釋為什么四季有五行。
這一晚,老天師講了很多。
但令張執(zhí)象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卻是:“河圖的確是大道的圖錄,但我想讓你記住的不是這幅圖,而是‘天垂象,圣人則之’這件事。”
……
太極,陰陽,五行,八卦,天干,地支,張執(zhí)象要學的東西很多,今夜才只是一個開始,都說修仙是逆天而行,那么,你得先懂什么是天道,才能逆天吧?
可今夜過后,老天師卻不再教了。
只言教多了就亂花漸欲迷人眼了,看不清大道了,所以沒有再教他什么,只讓他夜里入睡前多看看星空。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兩三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明日便是三月三了,三月三生軒轅。
正是上巳節(jié)。
雖然宋元以來上巳節(jié)就不再重視了,但依舊有著踏青出游的習俗,正是出行的好時節(jié)。
擔心路上沒人照顧張執(zhí)象,張符氏便讓雨水陪同上路。
天師府那邊則由老天師的侄兒,張永煥帶隊上路,大防風也陪同護衛(wèi),一行僅有四人,倒也不虞有什么差錯。
在出發(f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