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執象本以為前世沒有師傅傳授,才沒有仙緣,現在聽四叔講完調養之后,才明白長生不老的前提,首先是健康……
殘缺之人,后天尚不飽滿,如何返修先天呢?
只有失去過健康,才能體會健康的可貴,我們常說“多運動、少熬夜”都是很簡單的道理,可在真正得病之前,誰在乎?
八段錦此類養生功夫,明明知曉經常練習對身體有好處,可有幾個能每天堅持?
大道至簡,卻無捷徑可走。
唯有腳踏實地,潛心修行。
……
張執象的心并不浮躁,但在聽完調養以后更加沉淀了,他沒有想自己天賦如何,沒有想練到了什么程度。
除了站樁以外,每日早晨多了九陽煉目和一套八部金剛功。
若是練功累了便抄書。
也可以說是背書默寫,他前世只得張至順道長傳授金剛長壽功,雖然跟黃中宮熟悉,但并沒有哪個師傅有意收他為徒,所以不知修行門路在哪。
他看了許多書。
道德經、莊子、黃庭經、悟真篇、指玄篇、性命圭旨、太乙金華宗旨、炁體源流……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其實并不適用于這些道經。
不懂的時候就是倒背如流,也不知道什么意思,因為修行這件事,每個人都不一樣,必須結合自身實踐,才能懂得這些前人總結的經驗規律為何物。
他一來沒人領路,二來身體確實不具備修行的條件,所以不曾入門。
前世苦求而不得的東西,今生若非生在天師府,張執象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有這份從容,他感激上天給他的恩賜,也不吝嗇于將所知贈還給這個世界。
抄書的時候雖然還是不得其要,不懂那些內容。
但他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格外心安。
在獅頭鎮又待了三天,便再度起航繼續北上,這座充滿了江湖氣息的鎮子,還沒怎么體會就離開了,也不知四月份的時候,這片水域又會有多少腥風血雨。
出鄱陽湖,沿長江而下,舟行兩日達安慶,復行五日,便可抵達應天。
在快要抵達應天的時候,張執象終于將太乙金華宗旨默寫完畢。
全書共十三章,分別為:天心;元神、識神;回光守中;回光調息;回光差繆;回光驗證;回光活法;逍遙訣;百日筑基;性光識光;坎離交合;周天;勸世歌。
如果是門外漢看到此書,注重的應該是百日筑基等內容。
但張永煥在張執象抄書的時候,前面幾章常常一讀就是一整天,而從逍遙訣開始,就只是快速瀏覽,只讀一遍。
待張執象將書寫完。
張永煥的第一感覺則是:“雖說是直提性功,不落第二法門,可我覺得此書,應該還是為了在丹道當中擇出一條路來。”
“寫此書的目的,更像是為了正本清源。”
“這天心回光就是本源。”
張執象疑惑:“書……沒用?”
張永煥堅定搖頭,表示:“自然有用,但先前期望太高,就不免有些失望,怎么說呢……《太乙金華宗旨》確定了天心回光的重要性,但卻講的比較片面。”
“還需補全之后,才能解決金丹大道目前所面臨的問題。”
張執象似懂非懂。
張永煥笑了笑,說道:“這不是你需要考慮的,即便沒有完全解答,太乙金華宗旨依舊是一本上品道經,如若朝廷有重修道藏的話,肯定會收錄進去的。”
說著話,看向窗外忽然繁華了的景色。
張永煥柔聲道:“這幾日都在埋頭寫書,前面就是應天府了,先放下筆吧。”
“嗯。”
大明有兩京,順天府是首都,應天府是陪都。
但就繁華程度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