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張執象一拳轟進城墻中后,劉渡舟固然因為重傷而短暫的失去了意識,但這件事本身就已經讓劉渡舟的世界灰暗了下來。
作為青龍榜副冊的高手,雖然連著好幾屆都排名末尾,但他依舊是天下數得著的高手。
自從二十年前當汪家供奉開始,到十年前成為首席供奉,這些年來,劉渡舟可謂是享盡了榮華富貴,人在滿足之后,其實對于這些外物就不太執著了。
不是說他愿意舍棄這份富貴,而是相比于富貴而言,武功才是他最在意的東西。
相比于財富換來的尊敬。
他更看重自己這一身武功拼出來的名聲,喜歡江湖當中被人尊敬的喊一聲“金刀大俠”,但所有的一切,他最自尊自傲的東西,被毀掉了。
敗給一個五歲小兒,江湖上沒人丟得了這個臉。
不論事實如何,其中有什么理由,劉渡舟知道,從此以后,他在江湖上將是一個笑話,別人一提到劉渡舟,想到的再也不是那柄威風凜凜的金刀,而是,看,就是這個人被五歲小兒一拳打趴了。
名聲已經毀了。
今天能不能活著走出去也是疑問,劉渡舟已經沒有退路可言,在他慢慢恢復意識之后,已經明白自己身處何等絕境。
至少,完成主家的任務吧。
他有一個兒子,雖然最早生這個孩子只是為了讓汪家放心,但這么些年來,看著孩子長大,他不可能無動于衷。
終究在生命的最后,相比起一絲生還的希望,他更寧愿為兒子搏個前程。
也罷。
就用張執象的鮮血來挽回這最后的名聲吧!
有了必死的決心,陷在城墻上的劉渡舟開始了搏命。
練武之人,不像修道的,結丹之后,真要搏命,有一顆金丹可碎,但這也不代表一個武夫,一個耳順境的武夫到了搏命的時候只能無能狂怒。
耳順境除了心眼以外,最重要的標志就是能夠知行合一,身體跟得上思維。
這可不僅僅是表示戰斗的時候,想要什么動作,身體就能做出來這么簡單,仔細延伸一下,那就是我想要更強的力量,身體也會出現更強的力量……
先前高睢陽發連珠箭的時候,手臂膨脹就是這個效果。
當然,耳順境的時候,這種身體的改變是有限的,而且不是那么靈活,要到了從心境,那才是能夠控制身體的每一處,最大限度的開發出身體的潛能來。
別看大防風天生神力,又是巨人體型。
真遇到從心境的神龍大師,便是力量上也會受到壓制,至少在大防風進入耳順境之前是這樣的。
因而。
從心境在身體的掌控上,是一次質變,但類似的能力耳順境的宗師也有,不靈活、副作用大、程度有限……缺點很多,可是,當這位宗師打算亡命一搏的時候。
這些缺點就沒那么重要了。
劉渡舟躺在那里,身體蒸騰著熱氣,但卻沒有如同俞大猷那樣冒白霧,因為他沒有高速運氣,而是在徹底激發身體潛能,那只是身體劇烈變化所產生的高熱。
有個詞叫做“血氣方剛”。
在中醫看來,氣通則血通,氣堵則血瘀,血本身是不動的,氣是血的魂,氣動了,血才在動,故而練武之人,若要練的好,必須會運氣。
若不會運氣,最多調用肌肉的力量,筋骨的力量使用是非常不便的,更何況是氣血之力。
這是最普通的氣。
也是中醫認為每個人都有的宗氣、元氣、營氣、衛氣,而我們一般稱呼的“氣機”,則是指氣的運行規律,操控氣機流轉,自然是以心神操控這些氣的運行規律。
練武之人不修真氣,并非是說落了下乘。
真修道的就知道,先天與后天是同樣重要的,魂與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