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國師送了朕三本書,朕也有一本書送給國師。”
言罷,嘉靖走到了書房的臥榻上,從枕頭下拿出了一本書,將書遞給了張執(zhí)象,張執(zhí)象能夠聞到書本上還有新添的墨香,而這本書的書名赫然是——西!游!記!
“這……”張執(zhí)象有些震撼。
《西游記》最早的版本,當(dāng)屬萬歷二十年的世德堂本,而其作者是誰,四百年一直爭論不休,后世署名的吳承恩,主要是胡適考證……
這顯然不合適。
因為《西游記》本身還是一本道學(xué)典籍,是可以用來修仙的,因此古傳為長春真人丘處機所著,可書中又有“司禮監(jiān)”,這是明朝才有的機構(gòu)。
所以丘處機被證偽了。
而世德堂本有兩個重要線索,一則,即陳元之序,他說《西游記》作者極為尊貴,是“王侯八公”之類,后人考證或許是山東藩王,亦或是湖北藩王,亦或是朝堂執(zhí)宰。
二則,世德堂本有注,是華陽洞天主人校書。
華陽洞天主人是誰?嘉靖四十四年入閣的,號稱青詞宰相的李春芳,其法號正是華陽洞天主人。
一直以來,許多人認為校書的就是作者本人,懷疑李春芳是《西游記》的真正作者,那……有沒有可能,李春芳只是為了一個更尊貴的人,給他校書呢?
作者既然可以是湖北的藩王,那……嘉靖登基之前,就在湖北。
許多念頭閃過,張執(zhí)象有些急促的翻開了第一頁,開篇詞正是: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fā)明萬物皆成善。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游釋厄傳》。
他沒猜錯,真的是西游記……
不是印刷本,而是手稿,因為這本書還有空白紙張,根本就沒有寫完,書線都是新系的,字跡還看得出是新墨,很有可能是嘉靖昨晚連夜抄的。
嘉靖見張執(zhí)象有些吃驚,也含蓄的笑了笑,說道:“嗯,只是一冊話本故事,登不得大雅之堂,但,朕之所想,全在書中了。”
說著,嘉靖開始說起了回憶。
“正德十六年三月,皇兄于豹房駕崩,享年三十一歲。因為無嗣,所以要從宗室當(dāng)中選同輩或者晚輩來繼承大統(tǒng)。”
“按照兄終弟及,同輩當(dāng)中,血緣相近的,其實有好幾個已經(jīng)成年,二十多歲,且有子嗣的。”
“國有長君,社稷之福。”
“若是為江山社稷著想,選那些兄長才是最好的,可是,他們偏偏選了當(dāng)時年僅十五歲的朕。”(嘉靖是正德二年九月出生,正德十六年四月登基,這時其實還未滿14歲,只是古人一般說虛歲。)
“為何呢?”
“因為朕是孤家寡人啊,朕的父親已經(jīng)亡故,只有寡母在世,沒有人可以為朕撐腰。”
“他們以為朕好欺辱。”
“為了控制朕,他們先是以皇子禮儀來迎朕,被朕發(fā)現(xiàn),才改用帝王禮儀相迎。隨后楊廷和與張?zhí)笤陔薜诌_良鄉(xiāng)時,便攜百官逼迫,讓朕認孝宗為皇考,改認親生父親為皇叔!!”
“此番踐滅人倫之法,朕豈能答應(yīng)!”
“且不說此舉置父母于何地,朕若以嗣子繼位,當(dāng)名不正而言不順,從此以后只能聽人擺布,但有偏差,必以朕非皇嗣來攻訐朕,讓朕顏面掃地。”
“故,朕拒不受此策!”
“為使朕屈服,入皇宮時,楊廷和故意讓朕從東安門入宮居文華殿,此乃側(cè)門,為臣子入宮所走之路徑,朕若年幼無知,從東安門入宮,豈不自認為臣屬皇子,登基又豈能順利?”
“虧朕機敏,問了袁公。”
“才避開此劫,從大明門入宮,于奉天殿繼位。”
“可登基之時,他們又開始做手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