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墨子。
同舟會的源流,讓人唏噓感慨,墨教的堅持,亦是讓人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但世間一飲一啄,當有定數。
張執象跟隨姚廣孝學習屠龍術的時候,明白了“三教合流”才是那把屠龍刀,從而知曉了文明未來的方向,當是馬先生和賽先生的學問,以華夏文明為主體,進行三教合流才行。
現在知曉了墨教和同舟會的源流。
那似曾相似的感覺再一次對屠龍術進行了印證,佛教在東漢時期傳入中原,而后在南北朝時期興起,逐漸融合于文明。
而佛教最早又是商人先祖尋找“樂彼之園”時,在天竺地區結合土著開散的文明枝葉。
這種“出口轉內銷”的案例竟然不止一個。
墨教竟也是如此。
然而,命運無常,墨教堅持了兩千多年,明明馬上就看到黎明了,卻被自己創造的新文明所衍生出的怪物所打敗了。
一切,又回到了先祖的智慧上,進入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進程。
最接近大道的先祖們,其智慧已然超越了時空……
感悟著這些智慧,張執象再次平靜了下來。
那是發自內心的,對于同舟會,對于墨教的平靜,不但沒有了那種看到冰山一角對不可名狀未知的恐懼,甚至感覺墨教有那么一絲可悲可憐……
這是戰略上的藐視。
張執象將午馬令還給了王源之,問道:“王叔,同舟會現在是由墨教控制?”
“不。”
王源之搖頭,說道:“墨教不對同舟會有什么實際控制,它只是一個平臺,在同舟會內部有一些可供閱覽的資料,看到那些資料,每個成員都會對世界局勢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這是最重要的,做生意,能夠看清局勢,才能賺大錢。”
“所以。”
“擁有生肖令的十二家,都有著比別人更宏觀的視野和格局,自然也與其他商人不同。”
“而墨教,僅僅是每五年召開一次聚會。”
“讓我們十二家一起碰面,由墨教分享一些最新的信息和技術,而我們自己,作為同舟會內部的成員,自己交流合作,就可以有很大的獲益。”
“然后,我們十二家,每家都要上交一份詳細的財務報表,然后以利潤的5作為會費上繳。”
“至于南京為何不插手許王之爭,根源還在安平你這里。”
張執象疑惑了:“我?”
王源之笑問道:“可還記得絳兒給你的那些信?”
張執象明白了,南京不插手許王之爭,是因為墨教打了招呼,在兩家的爭端上,墨教是偏袒于王家的。
因為王絳闕在青羊山義軍當中所做的那些事。
他提前將馬先生的知識帶到了這個世界當中,無疑正中了墨教的下懷,這種有綱領的起義,與先前任何一次起義都是不同的。
不論王絳闕現在的事業如何,墨教都想要看到一個結果。
在那之前,墨教肯定是支持王家的。
現在這個時間段,墨教對于同舟會還有足夠的影響力,等到未來真正開始新文明的篇章后,墨教就無法控制同舟會了……
昔日用來聚集力量的組織,將會變成墨教最大的敵人。
“王叔,王家是如何加入同舟會的?”
王源之摩挲著午馬令,神情有些緬懷。
“前一任生肖令的主人敗亡,生肖令就會被墨教收回,他們將挑選幾家候選人,然后通過一系列任務的完成得分,來競爭出勝者,作為生肖令的繼承人。”
“王家拿到生肖令,是在正德十六年。”
“而上一任午馬令的主人,正是寧王朱宸濠。”
“午馬令自第一代寧王朱權而得,跟從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