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錢氏,錢衡,見過國師。”
當(dāng)錢衡報上家門的時候,昨天才在孝陵與嘉靖討論過公輸家的張執(zhí)象頓時明白,這就是他們要找的人。
于是,張執(zhí)象請錢衡去桂園做客。
自五代以來,門閥世家被滅了個干干凈凈,但這并不代表,華夏就沒有數(shù)百上千年的家族了,因為真正的千年世家,其傳承是以知識、使命為核心的。
而錢衡他們與其說是“姬氏后人”,倒不如說是個門派。
錢氏自錢镠以來,人口都很多了,更別說自上古彭祖之時傳下來的后人,絕大多數(shù)錢姓,都只能算是普通民眾,而姬姓后人數(shù)不勝數(shù),百家姓超過八成的姓氏都是姬姓演化的。
沒道理由錢氏來繼承。
所以,他們選定的標(biāo)準(zhǔn)并不是血脈純度,而是姬姓后人中符合要求的人,他們更類似于鬼谷派這樣的隱秘傳承。
據(jù)錢衡所說,他們叫——天官世系。
《周禮》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天官以冢宰為長官。天官冢宰為百官之長,總理政和。冢宰也稱太宰,是宰相的前身。
當(dāng)然,天官不是在周朝才出現(xiàn)的,在上古黃帝之時,他們叫龍師。
周朝還在時,天官是輔佐天子,輔佐周王室治理天下的,而周朝滅亡,則由天官整理、保存周朝的傳承。
準(zhǔn)備傳給下一位天子。
但秦始皇活人稱帝,焚書坑儒,改天道為人道。
先秦之時,昊天上帝、原始天王、盤古,這些全都是指的一個存在——天。
先秦政權(quán)都是尊天的,而獨獨秦始皇自己要取代天權(quán),活人稱帝,自己既要當(dāng)天帝,又要當(dāng)人皇,自稱皇帝。
這與天官的信念相違背,故而秦朝沒有得到天子傳承。
此后百代皆用秦法。
天官明白時代已變,便不再尋求傳承天子,而是自己保存了天子之道,用以輔佐和糾正華夏文明的前進。
天官世系又分兩支。
一支天官,一支太宰。
互為援引,使傳承不斷,天官一系要求極高,所以常常空缺,需要太宰一系挑選弟子傳承法脈,如今天官才傳到第五世,而且尚處空缺,前四世則為:魯班、張衡、李淳風(fēng)、劉伯溫。
而太宰一系,原為范蠡之范氏,五代時期轉(zhuǎn)為錢氏,傳承至今。
“聽聞陛下得了赤霄寶劍。”
錢衡將家族源流說完之后,便向嘉靖問道。
“正是。”
嘉靖也沒有什么好隱瞞的,他隨身就帶著赤霄,將劍解下,遞給錢衡,錢衡將劍拔出,那赤紅的劍光瞬間閃耀整個院子。
明明是青銅劍,但錢衡隨手一劃拉,石桌便被切掉一腳,好似切的不是石頭,是豆腐一樣。
收劍歸鞘。
錢衡說道:“吳越之地盛產(chǎn)寶劍,春秋之時,歐冶子所鑄之劍,無不削鐵如泥、吹毛斷發(fā),煌煌如神威。”
“此乃天官之術(shù)。”
嘉靖拿回赤霄,也不由有些沉吟,古之寶劍,如今煉鋼技術(shù)再發(fā)達,卻再也無法復(fù)刻,更別說超越了。
他身為大明天子,皇室寶庫當(dāng)中自是有一些寶劍的。
雖然沒有上古十大名劍,但看著寶庫中的那些古代寶劍就可以知曉,這不僅僅是冶鐵技術(shù)和鑄劍工藝的差別。
而是兩個體系的差別……
“吳越。”
嘉靖念叨著,錢衡笑道:“看來陛下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無論范蠡也好,我們先祖錢镠也好,鑄劍的歐冶子也好,我們這些人,都是吳越出來的。”
“華夏龍脈有三。”
“我們最早就是沿著南龍而去,最后定居吳越的。”
“而北龍護持華夏,最終與中龍匯聚于京師,成二龍戲珠之局,在先秦之時,龍脈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