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那么一瞬間,張執象心動了。
與墨教聯手,他擔任下一任鉅子,復活秦始皇,一切想要的就能實現,完美的打破歷史周期律, 文明發展邁向星辰大海……
但,能行嗎?
所有的一切,系于一人之肩。
始皇帝死了,當如何?曾經始皇帝壓制天下十一年,便爆發那樣的反抗,倘若壓制百年千年呢?那些“民”會做出怎樣的抵抗?
一個有壽命的, 會死的秦始皇,他們甘愿等。
可一個長生的秦始皇,他們會等嗎?
從墨教的角度看,一切雖然有風險,但可以解決,但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尤其是修行中人的角度來看……
不行。
始皇帝一人擔負天下因果,必不可長生,總會有反噬的時候。
那時“始皇帝死而地分”就會再次出現。
墨教寄托在始皇帝身上的期望,想要始皇帝死而復生去做的事情,是違背天道的,就算中間沒有任何差錯,一切矛盾都匯聚到始皇帝身上,他真能頂住嗎?
而且。
“現在是大明了,鉅子。”
“這是太祖朱元璋開創的大明,始皇帝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不論可行性如何。”
“歷史給過機會,沒有成功的事情, 何必強求再來一次?系于始皇帝一人之身的秦制,必然是有缺陷的, 其致命的缺陷,就是始皇帝本人。”
“而自漢以來,也并非是毫無進步。”
“周禮的復辟,六國貴族的殘留,確實到五代時期才解決這個問題,門閥世家的消滅,士紳階級的取而代之,依舊沒有解決利益階級存在這件事,也缺乏有效的抑制手段和制度。”
“但,今天缺乏,卻不代表大明缺乏。”
“《大明律》還在那里,《大誥》也曾頒發過,相比于始皇帝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太祖像一個老農民一樣,伺候著地里的莊稼,當著大家長為一家人操心著生計和未來。”
“始皇帝把自己擺得太高了,他的確出類拔萃,但未來會不會還能準確的把住脈絡, 不好說。”
“而太祖則是教導著百姓, 如同一個老父親一樣,望子成龍。”
“這是屬于大明的道路。”
“往后再過五百年,也是這個道路,它的理論和制度遠遠未到完善的時候,未來還有無限可能,而秦制……已經看到頭了。”
“相比于需要始皇帝不能犯錯,我更傾向于需要更多的百姓覺醒努力。”
“這兩者的差別。”
“正如科舉與功爵制的差別一樣。”
張執象拒絕了,他沒有否定墨教的可行性,只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而已。至于墨教能不能復活始皇,始皇在擁有生肖符印這種神器的情況下能不能達成理想,那些都不需要辯論。
張執象的拒絕讓鉅子閉上了眼睛,好像在吹著海風。
過了一會,他才點了點頭,問道:“以人為本,天下為公,配合這八個字,你們打算制定一套什么樣的制度體系?”
“心安。”
“什么?”
“吾心安處即吾鄉,了解秦制以后,便發現秦制很完美,但完美的東西必然有著最大的缺陷,那就是心安。耿橘說的不錯,舉國上下,皆不安寧。天之道,其猶張弓與?大秦這張弓拉得太滿了,會崩斷的。”
人心,就是弓弦。
張執象比鉅子多看了五百年歷史,看過后世的黃金時代,更加深刻的見識過一次“拉弓如滿月”,這張弓,秦始皇拉斷了,后世也斷過。
想要把弓拉得更滿,想要射出威力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