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重復部分,半小時后修改。)
名義上的首次農民起義,是陳勝吳廣起義。
然后西漢的農民起義大多在西漢末年,亦或者說已經到了王莽的新朝了,大型的有綠林起義和赤眉軍起義。
等到了東漢,共有43次農民起義,末年的黃巾軍起義影響最大。
兩晉南北朝時期農民起義次數也在增加,但相對而言,大一統的大唐,在農民起義的次數和規模上,是超越了前者的。
我們看歷史就會發現,自從有農民起義以來,隨著歷史的發展,農民起義的次數總體上是上升的,在宋朝時,到達巔峰,兩宋共437次農民起義。
明朝不算崇禎年間,也有112次。
當然,滿清咱就不算了,數值太大,光1902-1911這段時間,就有1400起農民起義,其朝代從建立到滅亡,起義就沒停過,密度之高,規模之大,自古未有。
如果說王朝末年和亂世有很多起義,那是正常的。
但為何大一統的唐朝,還有號稱“富有”的大宋,農民起義不斷呢?無需一口咬定一個封建剝削,得透過封建剝削看本質。
畢竟。
錢要能花得出去,才叫錢,才有價值。
古代人在物質上的享受,能有現代能好么?再窮奢極欲,也得有足夠的生產力提供物質基礎才行,所以,享受和物質基礎,是相輔相成的。
剝削和工業,也是正相關的。
當然,這是在歷史正向發展的情況下才成立,如果是滿清這種開倒車的,自然就不遵循了,奴隸制社會不存在工業,工業是秦始皇統一天下推行中央集權后才存在的。
所以滿清后來搞什么洋務運動也好,搞什么變法維新也罷。
都不成。
因為他們既不打算投入可量化的貨幣資本,又無不可量化的集權資本投入,更是缺失了自古以來積累的技術資料。
一個條件也沒有,如何工業化?
可滿清工業水平降到極低,就是白蛇最弱的時候嗎?不是,它又不是拘泥于一家一國,西羅人正在不惜一切代價進行資本增密呢。
所以。
只要文明還在發展,白蛇就在增強,而摧毀文明的話,摧毀的可能只是自己,而其他文明卻在野蠻生長,白蛇并不會變弱。
……
……
“照你們這么說,白蛇是無敵的存在?”
始皇帝聽著錢衡他們的回答,在接手嘉靖最棘手的這個問題時,倒是顯得格外平靜。
錢衡依舊給不出答桉,鉅子思考了好一會,也只能說道:“當下最大的問題,是徐階可以肆無忌憚的發展,發展越快,對白蛇的好處越大?!?
“而我們必須考慮白蛇的實力?!?
“如今白蛇沒有動手,只是因為還處于大暑之世,三豐祖師他們有著鎮壓白蛇的力量,但鎮壓卻無法消滅?!?
“大暑之世一過,白蛇也好,黑龍也罷,都無法解決。”
始皇帝澹澹點頭,然后看向姚廣孝,問道:“和尚認為呢?”
姚廣孝在夢里去過其他世界,也去過未來一趟,這點鉅子有跟始皇帝匯報,所以始皇帝敏銳的認為,姚廣孝可以找到破局的方法。
對此。
姚廣孝沉吟了一下,試探性說道:“這種矛盾的悖論,后世也有一種情況,是針對貨幣的金融霸權的。”
“教特里芬難題,或者說特里芬悖論。”
“例如,大明寶鈔跟黃金掛鉤,而其他國家發行貨幣,以大明寶鈔為錨定物,那么各國為了國際貿易,必須用大明寶鈔作為結算與儲備貨幣?!?
“這樣就導致大明寶鈔在海外不斷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