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官道賀,不能說百廢俱興,但一個全新的時代正要展開,所有人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
唯有此間的主人坐在內院,望著天井以及院子里的飄雪在發呆。
坐到權力巔峰的那個位置,心頭有的不是什么火熱,而是壓力,以前再怎么,有皇上,有國師在前面頂著。
如今,時代的重壓在他一人身上。
而國師還把他曾經的一生經歷告知了他,在原本的歷史上,他沒能救下大明,反而讓大明更加病入膏肓。
他拜徐階為師,卻沒能斗贏自己的老師。
他作為萬歷的老師,卻沒能獲得學生的信賴。
后世說他為大明續了五十年。
實際上,大明興亡,與他并無關聯,他無顏貪天之功,他只知道自己無力挽狂瀾之將傾,越是明白原本的歷史,張居正越是如履薄冰。
“還道你去哪了,原來躲在這里。”
海瑞提了一壺酒,找到了孤身一人看雪的張居正。
他們作為嘉靖十七年同科進士,且是頭甲三名,自是有一份情誼,如今江南新定,胡宗憲還有的忙,大抵這幾年是難見面了。
不同于張居正和胡宗憲的才華,海瑞知曉,如是正常科考,自己中進士都難,更遑論探花。
所以。
海瑞很理解張居正此時的心情,他將酒壺遞給了張居正,說道:“過去只覺得提攜玉龍為君死,陛下與我有知遇之恩,又有濟天下萬民之意。”
“所以,只要在職一日,便拿性命守著一日。”
“只要能押上一副尸骨,總還是能做好的。”
“因為,旁的不用去想。”
“如今陛下退位修玄去了,國師應該也會隱退,所有事情一下子壓下來,又不是拼命就可以做好的,你的難處,比我難多了。”
張居正喝了一大口酒,說道:“不光是按部就班的事,是文明的整體建設和發展,未來能否通往覺悟,我們這一代人有沒有做好至關重要。”
“那天國師打開天子之學,里面有三件東西。”
“第一件是一根竹管,歷經萬年,依舊栩栩如新,正是國師推斷的先天黃鐘。”
“第二件還是竹管,八尺之長,名為尋木,上有五色之絲,尋木立下,可分陰陽定太極,這是用來矯正太極圖的,陳摶先生當初的后天太極圖,就是依此而畫。”
“第三件是一塊絲綢。”
海瑞不解:“絲綢?”
張居正緩緩吐出一口氣,道:“知經緯方有服章,有經緯方能編程……錢先生說,這才是計算機的源頭。”
“那塊絲綢上的一絲一縷,每一次的經緯走向,都是契合天地的。”
“未來外算要發展到極致,計算機要發展出智慧,那塊絲綢就是一切的總綱。”
三樣東西,一樣確定天地的標準,一樣是內算的源頭,一樣是外算的源頭,而做出兩個源頭的圣人,正是伏羲的父母。
而他推陳出新,創造了先天黃鐘。
《呂氏春秋》記錄“伶倫定律”的故事,是黃帝安排的,可后世挖出九千年前的賈湖骨笛,證明定律的年代還要更加遙遠。
先天黃鐘的真正創造者,是伏羲。
集內外之大成,開天辟地,方有如今。
而我等奮百代之余烈,當收拾精神,叩問長生。
……
完。
(ps:正文到這里結束了,還會有兩篇后記。新書《大明,長生以后》已經發布,屬于是仗已經打完了,享樂享樂,沒有什么大道理了,就修修仙,樂呵樂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