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已無退路,我主仁德必不會追究你等引兵來犯之罪,朝廷腐朽,今上昏庸,何不轉投明主以全諸位才干。”
兩路兵馬前后夾擊,將之團團圍住,連一個空隙都沒留。
不用看都知道,除了投降能活,反抗必死。
“賊逆霍亂天下,有何資格讓我等投降,無需多費口舌。”
關靖這話說得果斷,把所有人的退路都給堵死,讓人想投降都說不出話來。
就在這時候,公孫瓚忽然悠悠轉醒。
“扶我起來。”
虛弱的聲音不復往日的洪亮,讓人聽了就會認為這是一個將死之人。
“呵,窮途末路大抵如是矣。”
他看了看眼前的處境,卻還能笑得出來。
或許他自己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諸位,瓚無能,累三軍盡沒,累諸位置身險境,今已無退路,諸位之忠全矣,戰必有敗,敗若降之無罪,且自去罷。”
他這話出口,卻沒人動彈,即使之前確實有人動過投降的念頭。
這就得談一下時代特色了。
可以被打敗擒住,卻不能被圍之后不動手就投降。
連趙泰也搞不懂這是因為什么,或許是跟忠義有關系,又或許是其他。
“將軍勿需規勸我等,唯死而已。”
眾人握住手里的兵器,實際上在這樣做的時候,心里怎么想的就沒人清楚了。
要是對方惜才,那就不會下狠手,要是心狠那就砍死了賬。
實際上來說,要是敵對雙方沒有深仇大恨,在人才稀少的古代不會全都砍死。
他們要表現出忠義,投降也需要一個臺階。
不然我之前果斷投降,你盡管惜才要招降,也會在心里覺得這人不能重用,誰會喜歡一個轉頭就能背主的人呢。
哪怕這是戲,是潛規則,也得好好演。
公孫瓚卻不管這么多,以他的性格縱死也不會投降任何人。
就像他原本的結局一樣,把妻兒砍死,然后再自殺。
有些事情雖然改變了,但性格卻變不了,換個軌跡也一樣。
“眾將士聽令,隨本將最后再戰一場。”
“威!”
能跟到這還沒跑的人,都是親信中的親信,就算命丟了都不在乎。
公孫瓚像是又變回了之前猛將該有的風采,實際上卻是外強中干,枯竭的心力任何補藥都沒有作用。
長槍握在手中,打馬就像周平所在的方向沖去。
論恨意,毀他偏軍的高艾遠遠比不上把他逼到絕路的周平,即使他不知道戰場上埋炸藥不是周平提出來和實施的。
但不重要了,已經不想活的人說再多也沒有作用。
“攻。”
周平跟高艾都沒有出現在軍隊正前方,但卻同時下令讓士卒對公孫瓚他們進行圍殺。
這時候沒有誰會搞斗將那一套,斗將那是必要時候為了提升軍隊士氣才會做的事情。
就現在這樣還斗將,恐怕公孫瓚等人能笑出聲來。
臨死了還有機會弄死對方的將領,對抱有死意的人來說那就是賺。
戰斗發生得快,給束得也快。
除了幾匹戰馬還在其主人尸體旁徘徊不去,場中已沒有任何一個活著的敵人。
“莫要壞了公孫將軍的尸身,全都帶回去吧。”
再是遲暮的英雄,那也是英雄,要是尊敬就不會在其死后還折辱對方。
戰場上馬革裹尸是武將的歸宿,于人體面,那說不定有一天也會于己體面。
士卒在收拾戰場,周平跟高艾已經聚到一處。
“周將軍給敵將一個體面,卻為何有些郁結?”
“讓乂康見笑了,稍許感念而已,卻還未恭喜乂康破敵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