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得到林一涵的肯許,這位耐高溫材料第一小組的組長,直接收拾東西,二話不說搬去了白凡實驗室,干脆利落,讓同事們都沒有想到。
他們留在原地,
面面相覷的看著自家組長離開,有點不知所措。
“我們,要不要這一會兒也一起過去?”
“既然組長都過去了,咱們繼續留在這里是不是有點那個太啥。”
“這有什么,組長啊,一輩子都在材料學方面,稍微有一些新的方向,恨不得馬上就去,他那是太癡迷了,就是這個鉆研精神,咱們晚上收拾一下東西,明天全體去報到,也不急于這一會兒,沒問題的。”
“再說了,這會兒一股腦的過去,白凡實驗室那邊還沒做好接收準備,也是給他們添亂。”
“好,那行,那明天咱們一起過去。”
……………
同一時間,這邊會議剛剛落幕,
實驗室里,白凡正在和兩位師兄討論著耐高溫材料的問題。
總結了一下實驗數據的有關經驗。
“白凡,今天一下午加晚上的實驗數據,一共加入了三種不同類型的高分子聚合物,但是………一直被卡在1400k的門檻上,一旦超過1400k,5分鐘都堅持不下來,但是退到1350k,基本上能維持在30分鐘,你說這個問題………到底是怎么一個情況。”
“我覺得自己的研究方向沒錯啊。”
“之前都是穩中帶升,非常優美的一條曲線。”
師兄張超有些嚴肅的坐在那里,手上翻來覆去的閱讀著實驗數據,摸了摸腦袋,有些納悶的開口。
旁邊的二師兄姜文,則是大大咧咧,同樣開口:
“白凡,我和師兄一樣,基本上是一個情況。”
“我卡在了1390k的關口上,一直持續不進去,后來我停下實驗,重新翻了一遍理論。”
“你說,是不是還是歸根到到材料問題上?”
白凡仔細的聽著兩位師兄提出的問題,一字一句都沒落下,過了一會兒,稍微許多點了點頭,醞釀了一下,這般的開口回著:
“師兄,其實呢,我們目前的進度已經相當良好,況且不說1400k,就拿1300k來說,已經超出了絕大部分的航天發動機,而且我們這只是實驗數據的第一天,還有什么不滿足呢?”
“1350k同樣有了一部分數據。”
“你們相不相信,拿到這一份實驗數據,航t航空部已經炸開鍋了。”
“根據我的判斷,應該達到了他們百分之七八十的樣子。”
“估計都會有人懷疑咱們是造假。”
“畢竟咱們這是第一天的實驗,大家放寬心,后面的日子還很長,一步一步的來,踏踏實實的走。”
“材料學就是這樣,得慢慢的碰,不能一錯就急于求成,有的時候偶爾間就可能直接碰了出來,一個畫時代的材料就此誕生,這都是說不準的。”
白凡自然知道兩位師兄心里在想些什么,
問題就是有點心急了。
看到相關的資料文件,恨不得馬上做出來。
尤其是自家大師兄,
在經歷自己的項目被阻,本身在心理上就渴望成功,看到這么一份希望,恨不得一天24小時全部悶在上面,早一天拿出成果,替自己正名。
這種壓力,是常人所無法理解的。
聞言,張超略微思考,就領悟到白凡的意思,明白的點了點頭,知道自己是心機了,這方面的確不能一蹴而就。
“那行,我我按照原計劃再繼續添加其他材料,試一試數據。”
“嗯,對了,師兄,我建議可以把溫度下調一個檔次,說不定會有一些變化。”
離開前,白凡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