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決問題,進一步推進工程。
白凡并沒有離開,只是和王生主任打了聲招呼,接著自顧自的待在操作區,坐下來和徐工商量著其中的解決方案,你一言,我一語,相互討論著。
這時候就能看見,
白凡自顧自的開口,徐工就和一個學生一樣,端坐在那里。
仔細的聽講著,甚至掏出了一本筆記本,在上面記錄著什么。
這一幕要是高能研究所兩位位負責人看到,都能驚掉下巴。
徐工可是他們所里最出色的一位。
高能物理和納米材料雙學位博士,
至于其他頭銜,就更多了,堆在一起都堆不完。
在白凡面前,也是執弟子禮。
徐工自己也是心甘情愿。
過了一會兒,
不只是兩個人,兩個小組同樣一起叫了過來,大家圍繞在一邊坐了下來,一邊聽著的同時,時不時的開一開口,吐出自己的想法和判斷。
既然是問題,
那么按照白凡的想法,開啟一場頭腦風暴,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一直憋在那里閉門造車算什么回事。
你說一句,我說一句。
搞不好,運氣使然,就有可能碰到最后的正確答案。
很多情況下,項目工程的最后結果,就是這么碰出來的。
拉到歷史上來數一數,也是不計其數。
個人而言,終究比不上團隊。
就算是白凡汲取系統空間知識,也不行。
有的時候,由于習慣原因,相當一部分考慮不到位,從而忽視了問題,這是有局限性的。
等一會兒,大家伙商量了一個小時。
白凡坐在桌子上,指了指面前的模型,有條不紊的開口,臉上帶著微笑,并沒有顯得很慌亂,反而是從容不迫:
“好了,大家說了很多,我稍微總結一下,簡單點來說,我們目前的主要問題就是在磁約束的捕捉率上,徐工和大家的反應是一致的,這個數據一直很低,遲遲上不去,粒子不受控制的情況下,能把整個模型直接性摧毀,從而無法正常輸出,這是最主要的原因?!?
“這一點,相信大家能明白。”
白凡看著大家點點頭,繼續開口,把自己的想法一股腦的說了出來:
“那么我們精力就放在這個捕捉率的點上?!?
“接下來如何提高捕捉率,和捕捉率這么低的原因是為什么?!?
“這是我們要研究的方向。”
“剛剛商量了一個小時,我看大家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這些想法待會歸納一下,進行分門別類地嘗試一下,看能不能提高一些?!?
“我個人的建議是,在現有基礎上,增加一個磁約束點,和現有的對稱相比,形成一個三角形,在理論上,這種架構擁有超乎想象的穩定性,同時在功率方面降低一些,先一點一點的來,這樣一次性無法控制100個粒子,那我們就來少一點。”
“一點一點的吃,一點一點的掌握?!?
白凡一邊說著,一邊來到面前的黑板,齊刷刷的畫出三個點。
把三個點規劃出來的區域,全部點明。
接著是一系列的公式和數據,密密麻麻的擺在黑板上。
為這一個理論奠定證據。
白凡寫完,把筆扔到一旁,示意讓大家看一看。
“增加一個點?”
“形成一個三角形架構?!?
徐工有些迷糊,在約束磁場上,他好像還沒有聽過還有三角形架構。
這是什么時候出來的理論?
他也有一些糊涂了,但是看到眼前的一些公式和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