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長,上期的工會報,工友們都說看不懂!”這稱呼一聽便是工會的人。
喬洪國是面粉廠識字班的成員,現任冰城工會的九個聯絡員之一,這九個人分管著冰城20多個工會,在漢耀商行還沒開始收購大豆的時候,平時也就是跑跑腿的工作,暫時算是十分清閑,但是朱傳文也是給幾人打了預防針,9月大豆收獲的時候,就要忙起來了。
原先還以為吳秀才的掃盲是成功的,但現在來看……
通俗的講就是個閱讀障礙的問題,文言文的閱讀還是需要一定的功底的,原本這些都是谷庵升操持的事情,沒想到還是出了岔子。
岔子就出來吳秀才身上。
谷庵升這個原報社主編還是沒死心,借著工會,還是辦起了一份報紙,《冰城工人聯合會周刊》,簡稱《工會周刊》,利用的是手抄的方式,每次也就是兩頁大紙,一頁屬于工人強記,里面會介紹一些保持個人衛生的方式方法。
里面的內容,一開始是依據朱傳文根據現代的記憶回想寫的,被榨干之后,現在工會里有著一名受聘兼職的老中醫,他會和喬洪國等人商議,確定所寫的內容,現在單單是衛生防疫,大抵是滅鼠、滅虱之類的。
第二頁便是試聞廣記,這一頁是谷庵升自己負責的,里面是由最通俗的白話寫成的小故事。
《工會周刊》每周都會發行一次,如今的發行量也就20多份,覆蓋面也僅僅是朱傳文所辦工會下屬的各個分會。
受眾確實不小,有著2千多人。
而此時喬洪國站在朱傳文的辦公室向自己會長匯報的,便是根據谷庵升此前的安排,在試聞廣記這個版塊的內容,看不懂!
谷庵升沒走之前,會將書上一些東西根據自己的理解,寫成白話,算得上是中譯中了,但是朱傳文安排的事兒倉促,就將手邊的書拿給吳秀才,讓他按照自己的標注往后摘抄。
轉成白話,但是現在……
吳秀才卻想買弄下自己的文筆,參照谷庵升的寫作,私自加了些“之乎者也”的東西,讓工友們讀的一頭霧水,這才反饋到喬洪國這里,喬洪國一看自己也解決不了,就來找到了朱傳文。
“洪國,你將之前的那些周刊收集一下,送到我這里,我看看。”朱傳文點頭表示知道,讓喬洪國出去拿東西,單靠喬洪國口述,朱傳文也不知道如何解決。
不一會兒,喬洪國拿著厚厚一沓紙就進來了。
朱傳文從第一期翻看了起來,不得不說,谷庵升學習和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就是強,看著那些和后世還是小有區別,但直白且不拗口的小故事,朱傳文還是覺得老谷能力的確不凡。
在翻到最新一期的《工會周刊》時,朱傳文算是知道問題就出在吳秀才此人身上。
什么玩意!
谷庵升所選的都是《警世通言》中的故事,普遍都具有教育意義,最后還會白話加上自己的理解,算是告誡和教育。
可能當久了新聞人,總有這種教化的理想在里面,朱傳文推測著。
“洪國,這個版塊在老谷回來之前,我負責幾期吧。明天我會將稿件給你,你們再分頭抄寫,先和李郎中商議,把工人強記這塊弄好。”朱傳文臨走的時候吩咐了一聲。現在,他覺得自己腦海里有點東西,但還是需要好好梳理一下。
回到瓷房子的書房,從書架上拿出了《警世通言》,朱傳文先是借著這個思路寫下了《呂大郎還金完骨肉》強調臨財不茍得,《趙太祖千里送京娘》突出無私助他人。
然后一個手摸著身下的虎皮,細細的思索了起來。
“三言”也就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都算是好書,但這些都講完之后,又該寫些什么呢?
原本這三本書都算是白話本子,但就這,工人們讀起來依